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江苏苏州北桥:“戏曲之乡”打造诗意江南
2020-12-17 10:30: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1
听新闻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位 于苏州城区最北端,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荡交织,绿意盎然,水绿空间占比高达64%。这里,也是远近闻 名的文化之乡,人文灵秀,底蕴深厚,戏曲文化、船拳文化、好人文化交相辉映,拥有“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的美誉。

河荡交织,绿意盎然

近 年来,北桥街道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匠心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以“产值+颜值+气质”为目标,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韵,又稳步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联动 发展,全力构建相城经开区的“城市后花园”。以水之柔构建诗意江南,以戏为名架起文化自信,美好生活正在北桥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以“绿”为底色,描绘跨越发展一幅蓝图

11月5日,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挂牌上市,这是创业板纤维母粒行业第一股。宝丽迪也由此成为注册制下相城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深 耕北桥十八载的宝丽迪,是纤维母粒行业的“隐形冠军”,专注于纤维母粒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产品应用的技术支持,拥有12项核心技术、10项 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7万余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装备控制等非专利技术。其纤维母粒的年产能达3.7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第一。

宝丽迪的上市,是苏州“老工业重镇”北桥“腾笼换鸟”战略的成果,也成为北桥直面发展痛点、回归“绿水青山”、走高质量发展康庄大道的一个标本。

2019年10月,宝丽迪新建的研发及生产色母项目在北桥街道庄基村泗塘区域奠基,占地36.85亩,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承载企业梦想的泗塘区域,是个总占地600余亩的工业区,原先集聚着百余家家具企业和作坊类小企业。2018年,北桥街道对泗塘区域149家企业实施整体淘汰,腾出高质量土地400余亩。

工业发展

据悉,自2017年以来,北桥街道全面启动“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工作,重点对印染、废塑、化工、家具等低层次产业进行淘汰整治,同时开展了村级工业园连片清理整治,累计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593家,其中关停1287家,腾空土地近1500亩。

淘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利用腾挪出来的土地,北桥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制造芯”的产业溢出效应,链式打造工业示范新基地。

中铭富驰(苏州)纳米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纳米新材料、纳米粉体、航天航空相关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的科技型企业,2020年落户北桥街道灵峰村,目前已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名单。

2020 年以来,像中铭富驰这样落地北桥的科技型企业还有不少。街道积极抢抓区域发展机遇、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以“线上+线下”宣传、以商引商等方式,将空余 土地厂房资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产。全年共引进创新供地项目7个,总占地面积约320亩,引进创新租赁项目51个,解决闲置厂房近10万平方米,预计 年税收达1.1亿元。

以“水”为载体,留住典型江南一抹乡韵

以桥命名的北桥,水盛桥多,全街道被湖、荡、河、塘包围,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共有百余条,总长度超过100公里。从一条河出发,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实践中实现美好生活,成为北桥街道对“两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依水而生的美丽村庄

2020年4月,北桥街道启动潭泾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从这条庄基村村民的“母亲河”入手,着力改善该河道水质较差、周边环境脏乱的状况。

在前期走村入户排摸、调研、动员的基础上,街道用13天时间,通过“动员农户自行拆”“组织力量集中拆”等措施,拆除涉及255户农户的745间违章搭建;通过封堵污水直排口、生活污水管网再接管等措施,切断水污染问题的根源。

利 用拆违腾出的空间,北桥又结合村庄实际和村民需求,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拓宽了原先狭窄的村道;新建了约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停车难的问题得到 了缓解;对约7000平方米的空地进行绿化、添置健身器材,打造成休闲景观带;将2800余平方米的空地打造成“美丽菜园”,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

如今,潭泾河的水质明显改善,河里还布置了水体植物景观,水平如镜的河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粉墙黛瓦,如诗如画。河边又重新出现了垂钓者的身影,一竿、一凳、一人,好不惬意。

浓浓水乡韵

在潭泾河北面,与之平行的灵峰村十字港河边上,坐落着陆家里自然村。走进陆家里,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彩绘展现在眼前,为粉墙黛瓦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

2020年以来,灵峰村对陆家里(河北)实施村庄环境改造,从生态驳岸、道路、停车场等基础硬件设施的提升,到彩绘、小游园、美丽菜园等景观工程的亮化,再到常态化的村庄、河道保洁,让村庄从颜值到气质均焕发新生,真正实现“看得见水乡风貌,留得住浓浓乡愁”。

目前,北桥已成功打造1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而陆家里(河北)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这些依偎在清澈河道旁的自然村庄,生动描绘出北桥“春水碧于天”的江南水乡美景图。

以“戏”为灵魂,搭建文化自信一方舞台

人居环境的提升,让北桥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而“戏乡”的名头,则给了北桥人“至柔至刚”的文化底气。

11月20日,第六届苏州市“冶长泾杯”江浙沪戏曲票友大赛在北桥拉开帷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百位戏曲票友展开激烈角逐。

第六届苏州市“冶长泾杯”江浙沪戏曲票友大赛

作为2020年首届长三角戏曲曲艺文化艺术周暨中日地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的品牌影响力,已经从苏州市域一步步走向长三角甚至海外,奏响了一曲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华美乐章。

北桥是全国首个乡镇级“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近年来,该街道持续发力,积极打造“情韵戏乡”的文化品牌,以此激发北桥人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北桥街道从娃娃抓起。

先说戏曲。2007年,北桥中心小学成立少儿戏曲培训班。2018年,北桥中学成立戏曲班,把戏曲教育延续到中学。期间,学员周少石斩获“小梅花”称号。

再说评弹。2013年,北桥中心幼儿园开设少儿评弹班;2015年,北桥中心小学开设少儿评弹班。少儿评弹班每年选拔10余名好苗子,邀请专业老师每周授课。代表作品《牡丹喜迎春风来》已在全球80多家音乐平台上线。

评弹娃娃说丰年

依托这些校园阵地,北桥已累计培养了500多名技艺精湛的“戏曲小艺人”。他们多次前往全国各地演出,拿下了无数奖项。其中,评弹娃娃不仅9次登上央视舞台,还走出国门,用吴侬软语向全世界观众展示水乡风情、北桥风韵。

在重视戏曲文化的同时,“戏曲之乡”还加大了对开口船拳、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开口船拳为例,北桥先后建成了船拳馆、新北村船拳活动基地,开设了北桥中心小学船拳兴趣班……开口船拳队伍日益壮大,这项传统技艺还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人”为根本,汇聚时代文明一缕新风

戏曲传承,激发的是戏乡人的文化自信,沉淀的是戏乡人的文明素养。

国庆节前夕,由苏州市锡剧团主创,以北桥首位捐遗志愿者、“中国好人”周六妹为原型创作的现代锡剧《爱在深秋》首次上演,吸引了600余名村民到场。

《爱在深秋》北桥首演

2018 年5月,“周六妹好人工作室”正式成立。每周二,周六妹都会值守工作室,为居民提供无偿献血报名、志愿者招募以及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登记等服务。工 作室成立两年多来,已登记注册捐遗志愿者84名,其中年纪最长的91岁,最年轻的仅30岁。捐遗志愿者王家瑞是其中一位。“成为捐遗志愿者前后,我也经历 了不被理解的坎坷。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令人欣慰。”王家瑞说。

不到20平方米的“周六妹好人工作室”,正书写着北桥乡风文明的闪亮IP。

居民群众在“周六妹好人工作室”签署志愿捐遗协议

近 年来,北桥街道在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通过打造严党风、淳民风、正家风的“三风共育”品牌,弘扬“德于心 善于行”的好人精神,积极培育身边好人、释放“灯塔效应”,扬起新时代文明新风。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有3人获评“中国好人”,1人获评“江苏好人”,6人 获评“苏州好人”,28人获评“相城好人”。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北桥先后成立了“荣学润好人工作室”“周六妹好人工作室”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身边好人常态化提供服务,将“好人精神”根植到更多人心中。

在众多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下,街道上下掀起了一股见贤思齐的热潮。崇德向善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北桥的文明江河。

以“和”为目标,织密社会治理一张天网

从衣食住行到“急难愁盼”,全面小康与社会治理密不可分。

近 年来,北桥街道以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形成“一盘棋”;坚持全域覆盖、多网融合,打造 “一张网”;坚持一格一员、一员多能,组建“一支队伍”;坚持实体实战、共建共享,搭建“一个平台”,有效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早在2016年,北桥街道就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化工作,推动服务下沉,以网格“坐诊+出诊”的形式,构建“问题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推动网格日常巡查落实到位、形成长效,2020年,北桥街道在全域66个网格点内均设立了二维码,网格员只有到达指定位置,才能扫码签到。通过这种方式,北桥督促网格员真查深查、定时定量,推动隐患问题发现及时、处理迅速。

2020年以来,网格巡查上报问题数140243个,已处理140046个,整改完成率达99.86%。

如果说,一双双网格“铁脚板”走稳了北桥安全稳定的社会大局,那么,大数据则是网格里永不疲倦的“哨兵”。

集成指挥中心平台

2019年,北桥街道引入智慧“天眼”系统,根据街道地理地形,以网格功能片区划分为基础,搭建集成指挥中心平台,建设了10个高空瞭望点位,并在路面主要路口安装了60个高清监控探头作为补充,实现24小时、360度实时在线监控。

“天眼”系统建立后,已及时发现并联动处置车辆自燃、垃圾焚烧等消防安全事件207起、偷倒垃圾行为198起、电捕鱼72起,同时协助交警部门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4起,保障了街道的健康稳定发展。

据悉,北桥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体系运行以来,共流转办理网格事项250292件,办结率达99.92%以上,有效解决了隐患发现难、矛盾化解难、部门联动难等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