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翔
中国戏剧梅花奖走到第30届,芳华璀璨,与南京相遇。5月21日,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南京颁奖。5月8日到21日,六朝古都,南腔北调悉数传唱,“梅”香四溢。
街头巷尾涌现“戏剧热”
5月的南京,公交车、地铁站,随处可见海报。话剧《人间烟火》、京剧《乌龙院》……各大剧院每天余音绕梁,来自全国的17位梅花奖竞演演员接连带来精彩表演。博物馆里的特展、文化馆里的教学互动、高校里的分享会,南京人毫不掩饰对戏剧的热爱。
只在福建两个县传唱的小剧种莆仙戏,今年首次竞演梅花奖。主创团队一度担心语言不通遇冷,但南京观众报之以热情。“我们到每个点演出,每到高潮或是动人片段,他们都用掌声回应。”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说。
南京戏剧文化源远流长。“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长期生活在南京,并创作出《梧桐雨》和《墙头马上》。明清两代,南京聚集了汤显祖、孔尚任、李渔等一批戏剧家、理论家。1935年,南京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1989年,首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在南京举办。在南京市高淳区,遍布着大小100多座戏楼。区文化馆提供免费场地,邀请民间剧团每周来“送戏”。30多人的扬弘戏剧艺术团能唱越剧、京剧、锡剧、黄梅戏,群众喜欢听什么就唱什么。“出门山歌进门戏,戏剧是高淳群众文化生活最重要的部分。”高淳戏剧家协会原主席韦红卫说。
三获曹禺剧本奖的青年编剧罗周表示,自己的创作深受南京地域文化的滋养。“戏剧和南京的渊源太深了。”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说。
如今,南京共有6个国有戏剧院团、130多个民间院团,60多个戏剧表演空间常年活跃。南京戏剧节、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等一批戏剧活动越办越火。
让普通人“触摸”戏剧之美
位于长江路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一场有关戏曲文化的特展将持续到明年初。行头道具、玉玩戏俑、纸本资料,70余件(套)与戏曲相关的展品与观众“零距离”。
去年,南京公布首批“梅花戏剧角”示范点,江宁织造博物馆、奇点书集等7个场所成为普通人近距离体验戏曲艺术的绿洲。“我们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要吸引他们关注传统戏曲,必须创新表达方式。”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说。
特展布置,博物馆采用了京剧传统“红、绿、白、黑、黄”的色调,设置手影成像、脸谱拼图、炫音倾听、水袖T台等互动环节。博物馆还开设团扇、云肩、发簪等制作课程和戏曲文学讲座,广受欢迎。
坐落在羲和广场二楼的“网红”独立书店,去年起相继举办“戏曲人物画扇”“京剧票友联谊会”“爱艺京剧沙龙”等活动,循着导航来书店的人群里从此多了一批戏剧爱好者。
今年4月底,“在梅边”戏曲名家表演工作坊开讲,首场讲座邀请了第25届梅花奖得主李鸿良。100多平方米的场地坐满。第26届梅花奖得主范乐新做客时,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甩水袖、使马鞭、摇扇子。奇点书集总经理杨润康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全程洋溢着兴奋。“观众和演员的关系以前一直是台上台下。‘戏剧角’能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戏曲名家,还有一对一的互动。在这里,荧幕和舞台上的戏曲能真正走近观众。”
作为全国首批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南京每年落实1500万元专项资金,以政府补贴形式投向演出市场。本届梅花奖竞演期间,南京按照50%的比例直接补贴到竞演剧目,补贴后单张票价为40、60、80元。近几年,南京戏剧市场的整体规模、票房收入、单场上座率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年轻人成为观众“主力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三学生辛宇,经常坐一小时地铁过江来听戏。他在大二时刷微博看到越剧里的《十八相送》选段,从此“着了魔”。听不懂江浙口音,他索性先看词再听戏。
“南京的剧场很多,我常去的有3个,听京剧去紫金大剧院和江南剧院,听昆曲就去兰苑剧场。”位于朝天宫的兰苑剧场,观众相对年轻化,七成是90后。辛宇在这里结识了一群来自南大、南师大等高校的同龄戏迷。大家都是国粹爱好者,对戏服、招式、唱腔和曲牌背后的故事痴迷不已。
在南京,热爱戏剧的群体正越来越年轻。奇点书集去年寒假办起少儿京剧冬令营,来自北京东路小学、南师附小的学生们接受南京市京剧团专业老师的培训,短短5天,一招一式一声一腔,不少孩子已经像模像样。今年2月新一轮培训班开班,很快就报满,还有人问“能不能来河西办”。“报名的家长都是80后父母,他们喜爱国学和戏曲,从小培育孩子在这方面的爱好。”杨润康说。
85后妈妈梅晨辰的女儿今年刚7岁,戏龄已经三四年,大小戏曲赛事参加了七八场。“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我觉得孩子从事这一行会有很好的前景,她本人也很热爱。”梅晨辰愿意女儿一生都和戏结缘。
近3年来,南京文艺院团编排新创剧目近20台、复排剧目近40台,演出近25000场。就在本届梅花奖上,南京市越剧团青年演员李晓旭凭借原创诗韵越剧《凤凰台》“摘梅”。从剧本到舞美,《凤凰台》都进行了艺术再创作,更贴合年轻人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