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从“0”到“1”的蜕变,四位院士“把脉开方”助发展
2023-12-28 17:1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王雪晴)1999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正式建立,是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康达实业开发总公司创办并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2013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从南京迁址到连云港办学,成为江苏省离母体高校最远的独立学院。迁址办学十年来,这所学院和城市同发展、共命运,办学条件逐年改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持续向好,从一片荒芜到千万桃李,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在康达学院的十年光阴里,四位院士“把脉开方”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类本科人才贡献着专家智慧。

沈洪兵:“康达学院要坚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2015年,在康达学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的沈洪兵教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自此,康达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片沃土中不断深耕,实现与母体高校南京医科大学错位化发展、同质化培养。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康达学院围绕“厚植人文、立足临床、融通全科、强基重技、服务基层”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先后承接省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任务,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近千名“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健康“守门人”。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落户连云港,康达学院作为教学实体承担培育人才的责任,这也标志着康达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上又迈开了崭新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康达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实践课程》课程的院校之一,在医防融合大背景下,学院组织医学生技能大赛、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依托实训中心开设特色课程,构建满足地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多元化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2023年,连云港市实施“医防融合”项目试点工作,作为连云港市应用型本科类医学院校,康达学院成为“医校合作”试点单位之一,先后成立了“连云港市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基地”“连云港市基层卫生人员实训指导中心”和“连云港市公共卫生人才培训中心”,面向全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全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贡献了高校力量。

王学浩:“生命大于天,必须竭尽全力。”

2017年,康达学院揭牌成立王学浩院士工作站,这也是王学浩院士首次在高校设立自己的工作站。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学科带头人,把毕生的医学经验对年轻人倾囊相授,至今校园里还有一处名为“师生情”的雕像,描绘的是学生向王学浩院士请教学术问题的场景。

如今,年过八旬的王学浩依然坚守在临床和科研一线,带领团队研究肝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新命题。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病患的负责阐释着“医者仁心,医德为先”的精神内核。康达学院始终关注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十年来,在上好“大思政课”上下功夫、谋实效,与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共建、举办信仰公开课、邀请校友讲述极地医生救援故事、深入急诊科室提前开展实习教育等,把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种子种在医学生的心中。

“生命大于天,必须竭尽全力。”带着王学浩院士的嘱托,康达学院师生心怀仁爱之心,躬行实践之力,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舞台上大展作为,校友谢文静因地铁口急救晕倒路人被誉为“红衣女侠”,校友王皓萱抢救抽搐男子时跪地姿势被誉为苏州街头的“最美跪姿”,校友葛昕炜因高铁救人被评为“连云港好人”,校友孙嘉宁因在徐州火车站为心脏骤停的乘客争取到关键的“黄金四分钟”入选“中国好人”……他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带着沉甸甸的责任走向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励建安:“做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迁址办学后,康达学院新申报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康复治疗学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还开设了中医、儿童、心肺、孕产、老年康复等专业特色课程辅修班,并将继续向慢病康复、重症康复等专业方向推动改革。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连云港分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康复医学部正式挂牌成立。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时任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的励建安教授成为康达学院康复医学部的首任带头人。在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一带一路”医药健康发展学术论坛上,成立了励建安院士工作站。

“做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事做好。”这是励建安院士的信条。秉持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对康复事业的热爱,他成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被誉为“中国康复学第一人”。励院士的奋斗史和这份信条也经常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听到,成为砥砺学子求学奋进、钻研所爱的动力源泉之一。

在这份信念的指引下,康达学院坚持做好生命教育和急救教育,并逐步做出特色。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康达学院名列其中。在急救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康达学院不遗余力打造了生命科学馆,这里是CPR急救的“第二课堂”,更是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命科技活动中心和对外医学科普、健康教育服务的新窗口与新平台。十年来,生命科学馆获评成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连云港市科普教育基地”“连云港市青少年生命科学教育基地” 和“连云港市妇女儿童健康宣传教育基地”,自开放以来,与连云港市30余所中小学建立紧密联系,来自学校、社会组织、单位团体的5万余名参观者在这里接受生命教育和急救教育。

同样,还有一支学生志愿团队,也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这份信条。他们用热心、爱心、真心完成志愿接力跑,十年来共开展义诊活动500余场,急救、健康知识科普教学700余场,受益人数达十余万。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各类奖项不计其数。

肖伟:“让人才在学校和企业间实现流动。”

迁址办学以来,康达学院深耕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先后成立康缘产业学院、翰森药学院……这得益于一位院士的领航之举,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制药工程学专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2021年,康缘产业学院在康达学院揭牌成立,对于学院来说,“康缘产业学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深化产教融合的精神要求和坚定“传承南医、扎根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企业来说,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之举,得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企业之强在于强人。产教融合是大趋势,可以让人才在学校和企业间实现流动。”在肖伟院士的“把脉开方”下,康达学院依托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发展及医药企业群聚集区位优势,从社会需要和产业需求出发,调整专业和招生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的赛道上跑出了“康达速度”,连续多年选聘多位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与医院、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药物研发与职业技能指导》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药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位专家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

与之双向奔赴的还有康达学院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的反哺,多年来,康达学院在医院、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特色班,为地方提供高校学术支撑;成立江苏医药健康研究院,围绕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两大核心搭建学术研究平台;药学部相关研究团队通过走访调研、资源考证,选取以连云港海州命名的十三种药材,制作了“海州道地药材资源图谱”,供学生教育教学及市民深入了解本土道地药材使用。近千名学生毕业后进入当地的知名医药企业就业,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贡献了人才力量。

从最初迁址的一片荒芜,到现在拥有“六亭七园”的美丽校园,从迁址办学后第一届1300余名毕业生到超12000人的办学规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用十年实现了在连云港办学“0”的突破。未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将沿着“应用型医药类本科院校”的方向,继续践行医学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使命,扬帆远航,再创辉煌。

标签:学院;医科大学;连云港市
责编:顾炎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