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句容市下蜀临港工业集中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在这逆势飘红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密钥”?
“2月10日,下蜀临港工业集中区26家规上企业复工,19日所有企业复工。”5月6日,下蜀镇副镇长丁为民告诉记者,临港工业集中区是句容市体量最大的工业经济板块,与下蜀镇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快速复能背后的原因,说白了就是遵循市场规律,主动担当作为。
“我们已经与大众公司签订了5年20亿元的销售订单,急需复工。”下蜀镇联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庆鹏说,2月1日,镇政府领导和帮办员进驻企业,帮助制定复工复产方案、采购防疫物资,确保了2月10日准时复工。目前,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线上每分钟300次的高速冲压会产生600块的散片,这对企业来说就是700-800元的产值。
有订单有市场的企业优先复工。记者在下蜀镇一份复工复产审批表上看到,1月底,就按照“订单优先”的原则,根据订单的轻重缓急,为联博精密科技、中圣板带、镇江北新等26家规上企业倒排复工时间表,拼抢生产交货提前量。
“客户需求的10吨钛锭急需压制,2月10日前须复工。”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荣军回忆,当时满以为复工没有问题。可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198名员工,只有30多人符合复工条件,其余160多人健康码亮起“红灯”。经一一核查,发现原来是手机信号“捣鬼”:公司靠近南京、扬州,由于通讯信号飘忽不定,登记健康码时,手机显示是南京、扬州的信号。
“经实地调查,企业80%以上员工是本地人,没有去外地的记录。”帮办员鲁秋荣经现场一一核实后,立即将情况上报。镇里召开党政联席会决定,经核查确实没有去过外地的,允许进厂复工。“镇里领导也是拎着帽子为我们公司扛责任。”蒋荣军感激地说,正是政府为公司保住了信誉,赢得了市场信任,一季度公司销售同比增长70.9%。
丁为民介绍,为抢时间复工复产,下蜀镇确定驻企帮办员200余人,复工材料审核、现场核查不过夜,一次性提交材料,一次性提出整改意见,一次性办结,精准高效地帮助企业解决急难险阻困难100多件。
产业链复工,是临港工业集中区复能的又一动能。生产一根管桩需要水泥、砂石、模具、珐琅等材料,建华建材生产的管桩处在产业链的上游,“龙头”复工复产,才能带动与此配套的建华墙体、毅马五金、汤辰机械、建材模具等4家企业复工。
“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是人要进得来,货要运得出。”丁为民介绍,建华建材员工多在外地,当时复工最难的就是缺员工。针对企业用工难,镇政府联合市人社局开通员工接送专车,开展网上招聘和陕西、湖南定点专场招聘活动,同时,对本地劳动力进行摸排,优先解决建华建材的用工。疫情期间,仅为建华建材专车接送员工就达到200多人。
“建华建材只是下蜀镇发展动能强劲的一个缩影。一季度,天工科技、江苏华电、联博精密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0.9%、47%、44.1%。”下蜀镇党委书记贾良旭表示,重启不是复制,而是重塑发展动能,下好复能“先手棋”,打造镇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