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然离上市券商2020年中报披露高峰尚有一段时间,但根据财联社等机构已披露的前6月经营数据,A股上市券商上半年成绩单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总的来看,八成以上的上市券商营收及净利润均同比增长,省内3家上市券商营收和利润也都实现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遗憾。
整体情况
八成券商业绩飘红
总体来看,中小券商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从净利润来看,中信证券仍占据榜首位置;申万宏源和中信建投排名上升较快,分别上升6位和7位,至第2名和第3名。
经统计,2020年6月,沪深两市总成交量达1.19万亿股,环比增长27.01%;总成交额达14.46万亿元,环比增长29.11%,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均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6月末,沪深两市上半年累计成交量为7.73万亿股,同比增长5.29%;累计成交额为88.6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5%。
在成交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上半年券商业绩飘红也是大概率的事情了。据统计,已经公布业绩信息的35家券商2020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1404.22亿元,同比增长20.61%。其中,30家营收同比增长,另有5家出现下降。
与去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营收排在首位的仍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依然位居次席。部分券商的2020年上半年营收排名变动较大。头部券商中,中信建投上升较快,排名上升7位至第3名;海通证券则跌出前三名,排名下降3位至第6名。
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在首位的是中信证券,累计实现净利润61.80亿元。其次是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实现净利润48.32亿元、42.48亿元、42.01亿元和41.25亿元。
省内券商
三家公司排名有升有降
从省内3家上市券商看,尽管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目标,但增长幅度与头部券商相比有一定差距。华泰证券实现营收82.01亿元,排名下降3位至第8名;华泰证券的利润为36.2亿元,排名下降4位至第8名。东吴证券的营收排名没有变化,依旧处于行业中游。位居后列的南京证券则在营收和利润排名方面有小幅提升。
对于华泰证券上半年业绩增幅不如预期的情况,相关人士指出,华泰证券上半年业绩排位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同行业绩增速加快之外,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瓶颈。就拿近期股市交易量大幅增加来说,华泰证券因为前期准备并不充分,出现APP交易界面访问困难,显示“网络连接不通畅”的尴尬状况。交易量大增,对券商的APP建设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从技术到客服的应急响应也至关重要。
此外,东吴证券上半年利润指标完成情况也是差强人意。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东吴证券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7.22亿,去年同期为7.01亿,同比增长3.09%。与同等规模的券商相比,东吴证券在牛市中的业绩增长颇为缓慢。
未来研判
券商有望继续享受改革红利
根据数据分析,2020年上半年,在科创板开市并平稳运行的助力下,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启航,龙头券商经纪业务转型成效初显,券商经纪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在逐步下降。今年前5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投资者数较2019年末新增644.18万户。这部分新增投资者入市,对于券商佣金收入也是一种提振。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科创板运行得风生水起,有22家科创板公司股价超过百元,45家公司股价翻倍,活跃的科创板成交数据也给券商带来了丰厚的佣金收入。
首创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当前市场交易热情高涨,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券商经纪业务、两融业务空间进一步打开,注册制改革等政策对投行业务的利好逐渐显现。预计券商全年业绩向好,支撑行业估值修复,监管层鼓励券商创新、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利好实体经济和证券行业,中长期来看,板块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新时代证券表示,证券行业对政策和市场整体环境较为敏感。随着资本市场优化、流动性宽松传导、市场的活跃和指数修复,以及行业改善对业绩的支撑,证券板块具备投资机会。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指出,上交所推出短期公司债,预计将进一步放大公司债的规模,给券商提供更多样化的业务机会。短期公司债的放开,使券商切入到短期融资的业务领域,对券商业绩有较好的刺激作用。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