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看江苏如何玩转智能+农业
2022-11-25 09:38: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洪姝翌

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合,与智能制造产生联结的,不仅仅是制造业,还有农业。在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现场,记者发现,在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越来越多突破想象力的应用场景不断出现。在无人农场试验田里,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都已经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在花艺大棚里,花艺师敲敲键盘就可查看作物的长势,顺便给它们浇水施肥。如今,在江苏大地上,农村的生产生活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智能农机装备唱起主角

“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智能农机装备则是智慧农业重要支撑。因此要大力加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推动农机装备绿色、智能、全程、全面发展。”智能大会现场,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赵春江的观点在江苏已得到了验证。记者了解到,在数字化高速发展时代,江苏坚持发展智慧农业,通过建立数字农业智慧平台、智能物联网平台等,突破了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一大批智能农机装备横空出世,肥沃的江苏土地被激发出无限潜能。目前,全省64项成果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数量居全国第二。

在江苏1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这些智能农机装备又是如何成为助农兴农的新利器呢?

午间,和煦的阳光从树叶缝隙间射进仪征新集镇花园村,金泉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金泉走进农机设备储藏室进行例行巡查,只见无人驾驶的大拖拉机、遥控飞行的植保机以及人工智能的插秧机等涉及种植全过程的新农具整齐排列着。“有了这些高端‘武器’,种田也变得高大上了。”金泉一边擦拭着一台遥控植保机一边对记者说,当智能制造与农业产生联结,农场种植实现了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肥以及精确收获,“新农具”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与农作物种植质量,也让他们的口袋更鼓了。他算了笔账,仅在植保这一环节,由于可根据病虫害和田块土壤肥料的需求进行精准植保和精准施肥,可减少农药使用24.5%,减少肥料使用4.8%,增产近12.4%。一架无人植保机作业效率为50亩/小时,约为人工效率的30倍。

传感技术让农业“耳聪目明”

未来智能制造+农业的发展方向还会有哪些?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教授汪小旵看来,智能感知技术发展与导航技术研究或许就是其中重点。他介绍,自己长期从事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精准施药施肥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生物信息探测与传感技术等方面研究。在调研中,他发现,我国虽是园艺生产大国,但仍存在种植装备过于粗放、智能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要实现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生产强国转变,就必须对传感装备与技术进行创新。

初冬,沭阳艺馨园艺有限公司的鲜花大棚里弥漫着迷人的花香。花艺师李春霞坐在几十米开外的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查看着“小喇叭”传来的大棚温度、湿度等数据。李春霞解释,这个“小喇叭”其实就是一个小小传感器,可以将大棚里的各项数据精准传输到电脑上,她只需点击电脑按钮就可以及时查看,并对出现虫害的盆栽进行处理。

“没有安装‘小喇叭’之前,可麻烦了,我每天要到大棚查看好几次温度湿度,一旦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还需要采取拉风口的办法降温,经常一天要折腾好几个来回。”提到传感器对园艺生产的重要性,李春霞感受颇多。她介绍,与其他种植业不同,花草较为脆弱,需要花艺师时时观察,因此园艺种植面临着劳动密集用工紧张、水肥环境精准调控难等问题。为此,今年年初,公司委托农科院,围绕园艺智能化生产需求提供技术服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精准地对花艺的生长过程和状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感知、分析,实时判断异常并预警预报,破解了种植难题,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大数据成致富新“密码”

在大会现场,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一定与“智慧”紧密相连,而“智”向未来,数据的运用就是一大关键。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农机化发展与智能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金诚谦认为,根据当前的农业发展要求,不仅要让智能农机装备实现数字化转型,还要解决好“数据怎么来、数据怎么用”的问题。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超过8000亿元,建设100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认定200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成60个以上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分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江苏作为农业大省,应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并在该领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等智能装备在农业各领域广泛应用,江苏支持科研院所和IT企业开展智能农业科技应用创新,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产业联盟11个、研究中心4个、试验区19个。

未来,智能制造需要实现“设备网联化”,而农业也需要实现设备按需联网、随时随地上传数据,确保机器与机器之间能通联,为此,江苏持续推广省级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各类主体与省级平台对接,初步形成了全省农业物联网数据共享和高效管理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接入全省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3700多家,集成物联网设备25000多组,采集物联网数据量2万亿条。在数据对接过程中,江苏十分注重数据质量和实际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农业物联网数据对接质量和生产应用水平,让数据更有效、更精准,让农民更富裕。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