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一家围着一人转"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武高顺一家孝老敬亲的故事
2023-03-13 10: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许超群 武桂成)春光明媚的三月,在东台市时堰镇嵇东村二组一间普通民宅院子里,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正由儿子搀扶下,晒着太阳,脸上挂满着笑容。在嵇东村,武高顺一家孝敬高龄老人的事迹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辞职回家照顾母亲


老人朱改头,现年95岁,生一男二女,中年丧夫。90岁那年,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等的她,突感腿脚无力,正巧被在旁的儿媳王晓兰发现。儿子武高顺知情后立即组织安排将老人送往医院诊治,确定为脑中风。这一年的春节兄妹几家人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住院20多天后,因疫情朱改头出院回家了。平时生情活泼、爱说爱笑的她,见到自已左臂动不了,半身不遂,整天躺在床上,要人侍候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几次想寻短见,但总是被儿子和儿媳发现才幸免悲剧的发生。

武高顺身体虚弱,两个妹妹建议找一位专职保姆照顾老人。而武高顺夫妇想,老人平时就胆小,一人不能在家,必须24小时陪护。找个保姆固然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但在农村这样的保姆也比较难找,比不上儿女照顾贴心周到。为了尽晚辈的孝心,让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武高顺和妻子王晓兰商定,毅然辞去镇上一家物业公司经理,一家人全身心投入照顾老人。

有一次,朱改头感冒引起发高烧,服药多日不见效果,武高顺从十多里外请来医生,采取药物控制与食疗相结合的办法,经过精心治疗和贴心照顾,老人很快恢复。今年1月28日,在院内晒太阳的朱改头可能是受了点风寒,出现了抽搐、嘴抖、面部青紫、手脚冰凉等症状,武高顺又紧急请来医生采取急救措施,使老人转危为安。有一次朱改头脸部发青,呼吸困难,根据几年来的经验,武高顺的判断是脑梗发作,他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于是实施急救,二十多分钟后,老人病情得到缓解。几年中,朱改头先后三次住院治疗,每次都在十天以上,最长的近一个月。年已古稀的儿子、儿媳始终守候在病床旁,端茶、喂饭、拉屎、倒尿,陪伴着老人。

女儿女婿同献孝心

姜元雨,朱改头的大女婿,在时堰集镇开了一家照相馆,岳母患病后,他感到老人是大家的长辈,尽孝心不能少了做女婿的份,于是主动承担了夜间照顾老人的责任。每当夜幕降临,姜元雨安排好店里的事情,推辞掉一切应酬,准时来到岳母家。老人白天身体不适时,饮食量会减少,半夜里,姜元雨起床给她热饭菜,一口一口喂着。晚上老人喝茶多了,小便的次数也增加了,姜元雨又及时给她换上尿不湿,陪老人睡觉休息,几年如一日。大女儿武大凤节日回家,即刻到母亲身旁,问寒问暖,承担起照顾的责任。

朱改头的二女婿王伟在村里工作,自从岳母患重病以来,他精心安排照顾好老人,家中的事儿由他承担。岳母住院期间,吃住都由他来安排,出院后每天早晚安排妻子武小凤,带上花色品种多样的食品、用品,从几里外的家里赶到这里来,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照顾老妈,体贴入微。

乐当“五员”的好儿媳

王晓兰今年71岁,身体也经常患病,但照顾婆婆的劲头却一点不减。婆婆患有多种疾病,每天吃药就有好几种,且服药的时间也不同。王晓兰把它记在日记本上、更记在心里,每当到了服药时间,及时给她倒茶服药,提前到医院和药店购药储备在家中。为了让老人睡着舒服,王晓兰特自从外地花3000多元买来护理床,既可自动翻身,又可自动升降。老人有冠心病,心脏不好,呼吸不畅,王晓兰买来氧气袋,一年四季不间断,方便随时使用。空调24小时开着,当天气回暖后,她推着婆婆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或到巷子里转转,到邻居家玩玩。

老人中风后语言表达不利落,王晓兰总是耐心倾听她的要求,尽量让老人开心、满意。老人不能正常吃饭,王晓兰就经常煮粥给她吃,配上银耳、红枣、山药、黑芝麻,补血养气,增加蛋白质。青菜用打浆机打碎,肉制作成肉末,便于消化。家中的奶粉、米粉、鸡蛋糕、蜂蜜、氨基酸常年不断。每日开餐前,先把老人照应妥当,然后自已才开始吃饭。

孝心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节假日,晚辈们都从不同地点赶到这里来,孙女武剑梅、外孙姜爱民、王明华带上食品、用品等,看看老太太在长辈们的辛勤照料下仍然红润的脸庞,老人的心里乐开了花。

“老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吃过糠和野菜,把我们养大成人,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尽最大可能,让母亲活得更久,若我们照顾不周,我认为就是最大的不孝。”谈及照顾老人,武高顺的感受最深。

时堰镇嵇东村党委书记武春芹感慨地说:“武高顺一家以孝为先,多年如一日照顾老人,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值得大家学习,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健全和完善机制,把关爱老年人的工作做深做实。”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