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深化金融改革,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
2022-01-24 11:05: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储楚 陈娴 詹超 赵伟莉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

为让更多市场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既“留住青山”又让“青山常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许多具体表述。尤其是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深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实业资本、金融资本等 各类资本进一步服务好江苏高质量发展”更是为江苏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量身定制

跑出金融支持制造业“加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8%,占比全国最高;软件、物联网等6个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

一连串颇具含金量的数字背后,是金融活水的浇灌。数据显示,江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9万亿元和 17.8万亿元,增长9.8%和15.2%,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1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9家,均居全国第一。新增A股上市公司92家,创历史新高。

制造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金融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研发投入高、轻资产等特征。为此,南京银行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培育企业 启动专项行动,推出一揽子金融服务。“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缝隙市场的领军型企业,对于银行来说,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为其驶入高速发展快 车道注入更多金融动力。”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说。

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从客户准入、评级分类、授用信管理、担保管理、业务流程等多个维度匹配差异化信贷政策,研发上线了系统内首个“专精特新小巨人贷” 专属信贷产品,并出台“专精特新小巨人”二十条金融服务意见,创新推出了“常信贷”“税e贷”“小微e贷”等多款创新产品。截至去年末,该行对国家级和省 级“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面分别达80%、73.2%。“我们去年启动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项活动方案,今年一季度为固化提升阶段,成立领导小 组,按季召开协调会,集中解决服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该行有关负责人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方面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从上门找银行,到等银行主动上门,小微企业正在感受着金融服务的变化。“首贷扩面行动”“百行进万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去年我们先后开展产业振兴银企同行、银保携手访千企、首贷扩面行动等多轮走访专项活动,与166户企业新建立合作关系,授信金额9.87亿元。同时还进 行了客户回访,新增授信2213户、5.65亿元。”泗洪农商行有关人士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优化了授信模型,不断放宽信用贷款的准 入门槛,并降低了服务费用,推出无还本转续贷服务。仅去年一年,累计减免企业服务收费75万元,累计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815万元。

直接融资

提高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提高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在此前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推动更多企业直接融资,助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1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9家,均居全国第一,新增A股上市公司92家、创历史新高。江苏证监局提供的数据 显示,截至去年末,全省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已经覆盖了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过半数优势产业链,全省超三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进入资本市场支持 行列。

不仅如此,在江苏,科技、产业与资本融合更加高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超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已经从过去的金融、商贸等传统行业转变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行业。

借助于资本市场,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市后才发现,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好公司太多了。”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李武林说,进入资本 市场后,也为公司在整体经营业务、品牌与知名度方面带来了跨越式发展。比如在市场开拓上,从电力行业向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领域快速延伸;在客户方面 上,加强央企、国企和行业头部企业的品牌战略合作,对外合作层次更高;在研发实力上,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开展深度产学研合 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人才招引上,成功引入一支以国家“杰青”专家领衔的高质量研发团队,形成了超100人的研发团队。

抓上市,就是抓项目、抓发展、抓创新,这已经成为全省各地的共识。“创历史新高”是去年常州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最佳注解:为引导企业加快规范股改、辅导备 案、申报材料等核心环节工作进度,全年累计下达各类奖励资金22516万元;截至2021年底,“双百行动”上市后备企业超过302家,同比增加40%, 其中申报在审及辅导备案企业46家;9家企业完成再融资113.50亿元;13家上市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预计融资220亿元;11家新三板企业累计定向 增发12次,募集资金16.87亿元;全年本外地58家上市公司在常州投资建设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这些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常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刘敏说,我们将围绕“提高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这一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十四五”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和后备企业“双百行 动”,强化资本市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创导向,有力推进企业结合竞争态势制定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大战略”,落实资本市场板块选择“路线图”,明确上市 融资核心环节推进“时间表”。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枢纽作用,加速提升上市企业发展能级和发展质效,为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 枢纽”建设提供强大直接融资支持。

扬州市印发《扬州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上市倍增计划”,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扩大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发掘范围。“一对一” 定期跟踪上市进展,采取直通式、定制式办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审批、产权确认等遗留问题,推进拟上市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企业上市挂牌,组建资本 市场专家顾问团,提供咨询辅导服务。

科技赋能

打造金融服务“智慧新引擎”

1月12日,作为试点城市,南京正式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将侧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业务领 域的科技赋能,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为应用导向,促进资本市场的数字化发展。为此,今年南京市委1号 文件中已明确,在南京市金融创新奖中增设资本市场金融科技专项奖励,对转为常规运营的试点项目给予奖励。试点工作还将设立辅导阶段,专门面向暂未找到试点 机构联合申报试点的科技企业,辅导阶段出具的结论原则上予以采信。

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朱长会说,通过试点工作,更好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顺应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新阶段、培育科技金融新业态、锻造科技监管新效能,推动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市场在变,金融服务也要跟着变。“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实际上,近年来,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多个国家级金融科技的试点工作在江苏落地,“金融+科技”正成为江苏金融行业发展主动力。

面对中小微企业“三小一短”融资难、慢、贵问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3年来,服务小微企业超86万家,累计解决需求32.7万笔,总金额1.69万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江苏开发建设了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金融机构、融资产品、扶持政策、企业需求、征信服务等资源,发 布产品信息、企业提出贷款申请、银企融资对接、逾期贷款登记备案等业务都可在线上完成。截至去年底,各类产品累计引导超过400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投向 “三农”、科技、环保等领域,支持超20万户中小微企业。

此外,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积极利用平台资源和金融科技优势,基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开发上线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微金融科技产品,覆盖营销获客、风险审批、风险预警、催收的全流程,为江苏金融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力。

随着金融加快回归实体、回归本源,对金融业的考验也逐渐加大。江苏银行有关人士说,政策层面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更 细、标准更严。“产业代际升级和客户代际更迭引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特征越来越明显。”该人士说,经济发展逻辑正悄然发生变革,由“地产+基建+间接融资” 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向“科创+内需+直接融资”的生产性价值创造升级转变。这也就要求,银行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投入,推进服务流程和获 客渠道优化,在特色化、智慧化、数字化发展中增强能力。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