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 (受访者供图)
开弦弓村。(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颜颖 吴琼
苏州“江村”,为世界观察中国乡村打开了一扇窗;宿迁垫湖,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南京芝山,上演新时代穷则思变的传奇。我们撷取这三个富有代表性的样本,管窥“鱼米之乡”如何谱写“三农”领域全面小康的时代交响,又将如何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苏州“江村”: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之路
1983年初春,邓小平同志南下调研,从苏州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随后,他以苏州实践为例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从“小康构想”印证地,到“现代化目标”勾画地,吴江开弦弓村,正是苏州“小康”全景的一个切片。
193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此做了两个月的乡村调查,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江村经济》。从此,“江村”就成了开弦弓村的代名词,为世界观察中国乡村打开了一扇窗。
踏着刻有费孝通26次到访江村时间标识的精致步道,走进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苏式江南粉墙黛瓦建筑群映入眼帘。今年以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数万的参观和学习 者,其中既有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团、政务考察团、大学院校社会调研团队,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提高江村知名度的同时,也宣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带 动了民宿等旅游经济的发展。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民宿联盟,鼓励村民把闲置房屋改造后提供给来研学的团队。
“这几年,我们积极拓展乡村研学旅游产业,通过环境整治与项目改造,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开弦弓村党委书记沈斌说,村里正加快完善农文旅综合体、民宿等 配套,引入现代农业企业赋能农产品开发,以特色消费体验留住游客,同时推进三星级特色康居乡村全覆盖,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村民致富创造更多条件和机 会。
去年,开弦弓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80元,已经远高于小康水准。曾24次接待费孝通考察的开弦弓村村民姚富坤记得,1978年村里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现在已经达到80平方米。
数字或许抽象,村貌的变化最为明显与直观。如今的江村不仅家家有新房、有汽车、不愁吃穿,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院,村道两旁都种满了花花草草、蔬菜瓜果, 保留着乡村的原始风貌。此外,村内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齐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分类的垃圾箱。目前,开弦弓村正大力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 “庭院革命”,努力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环境,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风貌特色。
如今的开弦弓村,早将《江村经济》里亟待解决的饥饿问题抛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不仅印证了费老“跳出土地才能富裕”的调查论断,更以家家户户触手可及的幸福蝶变,实践着“江村人”的小康新篇。
“现在村内蓬勃发展的农文旅教育研学产业以及原有的羊毛衫编织、特色水产养殖和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江村比较成熟的经济发展引擎。这些产业不但能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还能吸引不少人到我们这儿创业。”沈斌说。
在《江村经济》中,“江村”从来都不仅仅是指开弦弓村,更是一个“泛江村”概念。吴江区以开弦弓村为基础,将“江村”作为吴江名片和品牌,提出了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之路。
宿迁垫湖:“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谱写新“传奇”
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曾是苏北发展“洼地”中的“洼地”。40多年前,这里迈出了江苏农村改革的第一步。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春到 上塘》的长篇通讯,报道了上塘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上塘改革经验传遍全国,上塘镇垫湖村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 村”。
7月8日记者来到垫湖村,“春到上塘”的标识随处可见。春到上塘纪念馆前,矗立着一尊手扛弓子匆匆赶路的赤脚农民雕塑。这是垫湖村为纪念上世纪70年代末推进“大包干”的改革先行者而设计的形象,也是垫湖村人矢志传承的改革创新精神象征。
以春到上塘为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流淌在垫湖人的血脉中。如果说,1978年的“大包干”是上世纪的一个重大改革,自2007年推行“三集中”开始的一系列整合则是在新世纪的又一次创新。
“所谓‘三集中’,即人口、土地、项目建设集中。原来的自然村庄里都是瓦房,配套和环境差,集中居住后可以统一建设交通和配套设施。向村民征集意见后,镇 里统一规划,村民自己来建,主要户型为144平方米,还带个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院子,当时建起来一套只要自行投入六七万元。”垫湖村党总支书记周磊介绍,增 收远不止于此——村里自2007年开始推进土地流转,到2012年1.3万亩土地全部流转完成,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带来更大效益。“除种植小 麦水稻外,我们发现碧根果育苗效益较高,便开辟一块基地专做碧根果育苗,目前育苗面积超1000亩,去年育苗15万棵,收入约400万元,已销往河南、安 徽、山东等省。”
碧根果育苗基地里,大片碧根果苗拔节生长,几棵碧根果树已结出嫩绿的果实。垫湖小戏台下的荷花微微绽开,白墙黑瓦的徽派小楼在蓝天白云下错落相间。集中居 住区里,医院、超市、幼儿园、小学、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银行便民服务站等设施齐全。记者看到,除碧根果育苗基地,村里还引进天悦纺织等工业企业,建 设自有的纯净水厂,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不断改革创新给村子带来澎湃发展动力,也赢得了村民认可。59岁的周茂服是土生土长的垫湖村人,见证了垫湖村的变迁:“集中居住后,瓦房变楼房,装了路 灯,水泥路铺到田头,增加了健身设施,周边环境也好了。前几年做生猪经纪人一年收入能有五六万元。2019年村里引进了纺织企业,我就开始在天悦家纺做门 卫,厂里供吃供住,一个月收入2000元,得闲时还能继续做生猪经纪人。”
南京芝山:“溧水的西伯利亚”变身美丽田园
夏日午后的芝山村,阳光灿烂,声声蝉鸣装点着树梢。
7月10日,记者驱车自南京主城区往芝山村,目之所及绿色越来越多。枕背山的轮廓线起起伏伏拥住曹庄富硒生态园,一片生机勃勃。柏油马路直通村落民居,水泥路遍布稻田左右。
“你看,近处是南粳46富硒水稻,左边是130亩梨园、130亩枇杷园,对面是200亩茶园,路边是水上餐厅,还打造了豆腐坊、陶瓷坊,游客可以学习制作豆腐、陶瓷。”芝山村宣传员汤文静去年9月回到芝山工作,对村里的地块分布如数家珍。
芝山村位于南京溧水区晶桥镇的丘陵山区,距离南京主城区约80公里,距溧水区城区约25公里,总人口逾3300人。很难想象,前几年这里还被称作“溧水的 西伯利亚”。“十年前站在山坡上,一眼望去是荒山荒草,土地坑洼不平,大家都在村里种地,穷得很。当时也只有一条路通到镇上。”今年58岁的村民陶生贤回 忆。
穷则思变。变从何来?
“2019年是芝山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村里成立了综合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和南京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 议,建设多功能富硒生态产业园,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另一方面,通过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集体荒山、水塘、民房等资源,整修道路,开设餐厅,打造乡村 休闲旅游产业。”汤文静介绍,两年多来,芝山村已投入超6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综合社下还成立集体企业,提供不同就业岗位。
“我之前种水稻,闲时到溧水打零工,一年能有2万多元收入。现在当上农机手,加上16亩土地入股合作社,一年能有四五万元,收入增加一倍多。”陶生贤说。
两年多的建设带来整村焕然一新,芝山村去年集体收入达755万元。“今年达到1000万元没问题。”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自信地说,芝山山水资源好,工业化程度低,民风淳朴,适宜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
“要不等不靠,紧紧抓住机遇改革发展。”李其军说,芝山未来还将利用好抗大九分校旧址和铜山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以富硒生态园为中心发展精品 农业,打造110间民宿做强康养旅游。“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招揽人才,期待未来有更优秀更专业的人让村子变得更好,让乡村更加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