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合作峰会在上海举办,吸引了来自日本、越南、印尼、芬兰等12个国家领事馆的外宾以及中国丝路集团、巴斯夫股份公司、苏美达公司、蓝星安迪苏公司等采购商、品牌商代表数百人参会。
本次峰会以“聚焦自贸 开拓未来”为主题,是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目的就是要借助进博会这个平台,展示江苏自贸区的发展情况,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境内外的制造商、品牌商、服务商分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扩大开放。
会上,共有10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其中有5个为全球跨境贸易国际合作项目,合作方涵盖日本、意大利、韩国、荷兰等国家,将共同打造全球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国和各国跨境电商贸易的快速发展。另外5个为国际采购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30亿元。
“这是江北新区第三次参加进博会,一届比一届收获大。”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说,前两届进博会江北新区主要以推介为主,这么大规模的签约,对江北新区以及南京自贸片区来说都是第一次。而项目的成功签约将为南京自贸片区的对外经贸合作发展持续赋能,有力推动南京片区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赋能江苏对外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年多来,江苏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加快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今年9月,江苏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3.5万家,1-9月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275.7亿元,分别占全省比例达到 10.7%和13.3%,为江苏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南京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自贸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的优势,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已经形成60多个首创的制度成果,14项改革经验和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落户亿元以上的项目200多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5家,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集聚新研机构81家,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多名。
“南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其开放格局、开放理念、开放环境、开放空间紧密相连。”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说,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正日益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贸易流的汇集地,并已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与90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城关系,有108家世界 500强企业落户南京。此次峰会既展示了南京自贸片区开放发展的决心,也是在向海内外有识之士诚挚地发出“邀请函”,欢迎前来安家立业。
江苏省副省长惠建林表示,南京自贸片区要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进一步吸引高端要素聚集、招引高质量产业项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坚实有力的举措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