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过半,回首这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阻碍南京发展的步伐。在7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面对复杂形势,南京依然在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以及产业供应链等方面实现稳步发展,部分产业实现了快速提升,探寻背后的“秘诀”,得益于南京的种种硬核措施。
硬核措施护航外贸外资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订单萎缩、外需持续下降、出口风险系数变高成为不少出口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如此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大市南京近况如何? “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稳外贸取得明显成效。外商、外企在南京加大投资和长期运营的信心和预期逐步恢复。1-6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2299.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393.7亿元,同比增长8.5%,进口905.3亿元,同比增长4.6%。进出口增幅高于全国10.1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7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1个百分点。”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谈勇如是说。
原来,面对突发的疫情,南京第一时间率先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机制,逐步推动进出口100强、200强、1000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通过“点对点”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复工达产。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加大外贸信贷支持力度,南京完善省市区三级统保平台,加快推进定损核赔进度,推进“苏贸贷” 政策落实,尽量满足中小微企业贸易融资需求。同时,南京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搭建中小企业对接合作平台,推动解决外综服企业贸易融资、信保等问题。目前,南京有53家生产型企业列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示的防疫物资生产出口白名单,791家外贸企业参与防疫物资出口。
谈勇介绍,在“稳外资”方面,南京及时向企业发布疫情最新消息和企业复工指南,协调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定向开展低息贷款,并创新招商推介,先后赴美国、巴西开展了科技创新专题招商,积极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推动了一批项目签约落地。1-6月,南京新增实际使用外资25.7亿美元,同比增长6.9%。新设及增资外资项目353个,同比增长3.2%;合同利用外资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新批准总投资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56个,投资总额149.4亿美元。
打通上下游稳定产业链
除外贸产业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其他行业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经济活跃度较高的南京是如何维护经济发展,保障产业供应链稳定的?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乔翠聪给出的答案是:南京围绕 “4+4+1”主导产业,聚焦五大产业地标和八条产业链细分领域,积极开展供应链风险隐患摸排,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寻找替代供应商、开拓本地市场,全力以赴防范化解供应链风险隐患。乔翠聪介绍,上半年,南京分两批对年产值5亿元、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供应链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查找企业上游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产品、国外核心厂商存在的断供隐患,形成了重点工业企业供应链风险隐患工作清单。
同时,分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对供应链存在风险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指导,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问题。为帮助企业拓展供应链渠道,南京还多次召开重点企业供应链情况座谈会,建立了重点企业供应链对接微信联络群,帮助企业寻找上下游配套企业。通过信息对接,亿嘉、埃斯顿、工大数控、康尼机电等多家企业成功签订供需合作协议。
此外,针对疫情期间企业订单减少、销路不畅等突出问题,南京开展了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帮助大中小企业实现精准供需对接。在南京市产业供应链供需对接大会上,150余家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领域企业参会,300多个产品现场展示,20家企业进行了产品推介和采购需求发布,国电南瑞、南京地铁等10家企业签订了供需合作协议。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之一,为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序发展,上半年南京举办了地产汽车应用推介会,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等参会对接,推动了产业供需持续对接。
紧握营商环境“牛鼻子”
“1-6月,南京完成实际利用内资1223.1亿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1293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750.9亿元、新增招商项目信息9396个,招商引资五大指标全面达超序时进度,个别指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细数上半年南京在招商引资以及外贸进出口、产业供应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以发现,这些与南京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蓝军介绍,上半年,南京持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00条,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感受度,不仅审批时限再压缩,办事流程也实现了不断优化,堵点问题也得到了持续疏通。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为4703户出口企业办理退税102.96亿元,如今南京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为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南京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72场,2.04万家单位进场并提供44.05万个岗位。
为形成有南京特色的推进体系,南京注重政策落实,兑现服务承诺,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现已落实各级惠企资金共计225亿元,为企业争取贷款支持 547亿元,并且邀请国内营商环境评价第三方权威机构来南京交流,对现有的营商环境“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把脉、剖析,提出相应整改方案,从而助力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