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吸引人更要打动人 夜经济快步复苏
2020-05-29 10:49: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李慧鑫  
1
听新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疫情防控趋势向好,许多地方的夜晚又聚集起人气,不少商家逐步延长了经营时间,恢复提供丰富的夜间消费产品。

5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加快培育新型消费。这其中,夜经济大有可为。

线上线下有人气

走向复苏的夜经济不仅为夜晚增色不少,也成为各地提振消费市场的一大“法宝”。

今年“五一”假期结束后,微信和美团联合发布了《“五一”夜经济数据》,从夜经济的角度观察“五一”假期消费情况。报告显示,5月1日至5月3日的21时至次日2时,全国微信支付餐饮线下支付金额环比增长447%。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夜间休闲给许多人带来了幸福感,夜晚放松身心,能够让一个人更加精力充沛、有创造力地投入第二天的工作中。在苏州工作的吴岭说:“当下,我们已经恢复了正常的上下班,疫情期间,有许多朋友没法见面,现在,终于可以在晚上和老友们相聚一下,聊聊近况,话话未来。”

复苏的夜晚,不仅在线下,同样也发生在线上。

在青岛经营一家服装店的王贻硕,最近给店里添置了一件宝贝——直播架。她说:“疫情发生以前,每到晚上,都会有一波小高峰的顾客到店里逛逛,选购自己喜欢的衣服。如今,人流量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晚上做直播,线上的人气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夜经济蕴含巨大潜力

近年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夜间经济点亮行动”“打造不夜城”“月光经济”等字眼开始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夜经济在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其实,有很多数据早已证明了夜经济的巨大潜力。据腾讯与瞭望智库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2018年,国内夜间餐饮消费较上年增长47%。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自夜间经济。

“与白天一样,黑夜也是一种资源,它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也是人类精神栖息的家园。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的历史时期,夜经济由于其蕴含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付晓东看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对自然的钟爱和深层的理解,夜间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更加关注的部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与习惯。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多样化消费,与此同时,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等消费需求更为旺盛,消费者开始在能力范围内追求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挖掘特色差异发展

中国的夜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化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最开始,夜经济是餐饮、购物等消费活动由白天向夜晚的延伸,通过增加营业时间来实现流量增加,之后,夜经济业态逐渐丰富。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夜游、演艺体验等新业态开始出现并走向成熟。

无论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表现形式,夜经济的发展要能够吸引人,归根结底是要能够打动人。吴武贤表示:“夜间旅游是旅游中的重要业态,它能够让游客留下来,与当地文化深度互动,但需要更多贴近人们生活实际的表现形式来呈现。而且,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景区,要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付晓东表示,中国现有的夜经济产品类型大多局限于餐饮、购物、游船、灯光秀等,文化、演艺、康养类的产品仍然很少。各地发展夜经济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存在盲目跟风、模式雷同等现象,缺少特色和情怀的融入,缺少基于本地特色的夜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地域文脉、文化内涵是夜经济发展的内核。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可以将民族文化中神秘、梦幻的因素运用到产品、产业创新当中,让中国城市的夜晚丰富起来,让城市更加浪漫、魔幻、创新。”付晓东认为,发展夜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餐饮、购物、夜游等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康养、文化等消费存在严重的市场缺口,关注精神需求,创新夜经济业态、服务与产品,这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夜经济的突破口。

标签:疫情防控;夜经济;人气
责编:徐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