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更清,“气质”更透,“土质”更净,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2023年,南通市PM 2.5平均浓度在江苏全省最低,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江苏全省第一,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2023年,生态环境部对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以及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实践方面形成的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南通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表扬的地级市。这是继南通市获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督查激励、连续两年获江苏省政府生态环境领域督查激励后,获得的又一项重量级荣誉。
“城市伤疤”变为靓丽“城市封面”
南通市位于江海交汇处,境内长江岸线166千米。近年来,南通各地区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尤其在五山滨江沿线,先后共有203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取消启东、海门2个沿江化工园区定位,关停化工企业396家,6.5万平方米违建拆除,12公里修复岸线,新增超过6平方公里森林绿地,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昔日不堪回首的“城市伤疤”,转身为光鲜亮丽的“城市封面”。五山滨江片区生态修复作为生态修复保护样板在全国推广。据人民网及新华社等报道,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考察,对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点赞五山发生“沧桑巨变”。
从五山到沿江,从沿江到沿海,从城市到乡村……南通滨江示范效应不断扩大,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海门南布洲公园、开发区洪港滨江生态湿地公园、如皋龙游湾等10个生态特色示范段,犹如珍珠成串,贯通着沿线430公里沿江沿海特色城镇、智造园区、田园乡村,不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五山森林公园是立足长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南通市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构建了沿江、沿路生态屏障,以迷人的森林姿态惠及市民。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着长江南通段生态环境日益向好,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江豚也常来“做客”。为加强对长江江豚的监测能力,2023年10月28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在长江南通段安装了两台实时声学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识别长江江豚在水下的发声信号,听到它们的“悄悄话”。11月12日,南通市正式启动“南通江豚湾”项目,市委书记吴新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在狼山风景区七星栈道区域共同为项目揭牌,“南通江豚湾”成为南通市首个以江豚为主题、独具江海特色的城市新地标。如今,滨江风光带已成为江豚完美的栖息地,江豚这一“微笑天使”成为南通长江段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有力佐证。
碧海溢彩,滩涂铺金,头顶蓝天白云,脚下黄叶满地,冬日的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形成斑驳的光影,这是属于如东县小洋口独有的韵味;如皋、海安焦港河,七条国家幸福河湖试点项目之一,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青瓦白墙的屋舍掩映其中;启东,江苏第一缕阳光升起之地,过往长约108公里污染严重的“生态锈带”,如今全都是花团锦簇,碧波潋滟,自然景观与文化之旅紧密结合,五彩缤纷。
南通“生态屏障”建设重任在肩,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滨江“南通之链”先导段开工建设,430公里沿江沿海生态带全线贯通,新增区域治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完成146家重点企业绿色化改造,新增国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60%。2023年10月,南通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并分享实践成果。南通,“沧桑巨变”之后,一幅更为宏大的“青绿画卷”正在江海门户铺展开来。
“万亿俱乐部”要的是“绿色GDP”
南通市近年始终坚持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迈入“万亿俱乐部”要的是“绿色GDP”。既要让绿水青山出“颜值”,又要让金山银山有“价值”。南通敢谋敢为、攻克难点,给出了自己独有的“解题思路”;拿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通方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南通样板”;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南通模式”;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南通经验”。
2023年是国家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的第九个年头。南通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为导向,治沉疴顽疾、促转型升级。以生态修复为“绿色引擎”,清单化推进岸线清理、非法码头取缔、排污口治理等2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提前一年完成3300余个入江入海排污口整治,关闭和退出沿江化工企业273家,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近80%位居全省第一。
走进厂房林立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没有刺鼻的味道、污浊的空气。这里已被南通市大气办初步认定为全市首个“无异味园区”,2023年辖区内星湖站点VOCs浓度同比下降26%,涉化工废气扰民的举报投诉下降90%。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园区“无异味工厂”审核。该公司双酚A生产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危废产生量约1500吨/年。该企业正在对污水处理站的污水中水回用项目4月将建成投用,年减少废水排放约30万吨。
获取“绿色GDP”必定有着对绿色产业的涛头弄潮。通州湾现代纺织产业园着力打造国家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先导区,正成为绿色优质纺织印染企业的投资发展首选地。不少企业以能耗“双控”为契机,加快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和高端化升级,在“大数据+”智能管理之上,拓展优质产能空间,赋能家纺产业新优势。
江苏省率先出台《南通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生态环境部亲点南通作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国家级试点;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践引领区,累计启动赔偿案件1322件、赔偿金1.6亿元,赔偿案件数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领跑全国。此制度在全国149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59个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之一。生态资源是条“金扁担”,南通一头挑着“绿水青山”,另一头挑起了“金山银山”。
“美丽风光”让居民“幸福享受”
大力推进城市重点公园绿地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公园城市,实现市民“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绿色目标是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致力追求。全市已新增造林面积31.4万亩,森林覆盖率35.21%,城区绿化覆盖率约43.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7平方米,绿色家园让百姓更添获得感、提升幸福指数。“低效地带”“边角旮旯”“小微空间”全都被见缝插针地重视利用起来,小游园、口袋公园、高标准绿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寸土寸金的南通主城区,仅一年就新增了58.44公顷的绿地面积。南通植物园、紫琅公园、节制闸东分水岛等都是近年来新建的城市绿色客厅。目前,全市100公顷以上的市级重点公园有6个,主城崇川建成区绿地率达41.5%,绿化覆盖率44.4%,均居全省第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09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如东县打造出了“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体”的“三河六岸”生态景观项目,“举目见绿、百步见景、千步见园”城市风貌日渐凸显。海门区一户一景的“家庭小美”则是聚合成“乡村大美”。让“美丽风光”变成市民的“幸福享受”。
2023年,南通市市政和园林局持续聚焦民生需求,从完善园林绿地空间体系、提升多元功能及服务水平、推进共治共建共享等方面入手,在全市开展“通小园”建设,新增光明新村南侧游园、人民路五龙云璟游园等49个“通小园”项目,采用“绣花”“织补”等手法,盘活公园绿地、城市边角地的空闲空间,加密公园绿地服务网络。同时推进“两河两岸”生态圈闭环,完成通吕运河崇川段绿廊建设,长江口至工农路基本实现绿廊贯通,既留存了城市记忆空间,又增强了区域内的亲水体验,既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打造市民身边多功能绿色空间,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南通城市绿化建设注重景观色彩的变化,突出“一路一景”,赏花树种、彩叶树种、花境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品种日趋丰富。去年市政和园林局推出首批18处城市绿地试点开放共享。加强养护、安保、保洁人员配备,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公园+文化”“公园+健身”“公园+游乐”等主题乐享空间,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让更多市民“走进来”“坐下来”,共享公园绿地美好时光。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南通市系统化、整体化推进绿色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城市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先后创成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美丽南通建设成为江苏样板。 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