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姗姗来迟的“高考经济”依然乘风破浪
2020-07-08 10:53: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寇婕 高泽洲 朱彬彬  
1
听新闻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昨日拉开帷幕,江苏省共有34.8万名考生迎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一直以来,高考释放出的涵盖辅导、咨询、住宿、餐饮、数码、旅游、娱乐等行业的强大消费能力,形成独特的“高考经济”。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高考经济”也姗姗来迟,但是考生和家长的消费劲头丝毫不逊往年。

考前:周边产品“蹭热点”

昨日11∶50左右,张同学穿着写有“逢考必过”四个大字的红色高考“战袍”走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考场。“尽管作文题有点难,但是我尽力了!”张同学略带疲惫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轻松的神情。

整理随身的文具袋,看到“锦绣前程”“金榜题名”的签字笔以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橡皮擦,小张笑了。原来考前他和班里好几位同学一起上网购置了这些备考行头,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

近年来,母亲穿旗袍,父亲穿马褂成为高考考场外的一道风景。特别是在倒计时阶段,各种能与高考攀上关系的产品销售十分紧俏。高考加油T恤、祈福手链、逢考必过福袋等,这些物品蕴含美好寓意,深受家长和考生喜爱。

业内人士认为,高考作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事件,相关产品和服务“蹭热点”的同时也能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文创产品是需要能够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如果能够深挖南京科举文化底蕴,再结合当下热点,产品更加能够赢得市场青睐。

考中:住得安心 吃得小心

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期间酒店预订量月环比增长超30%,6月以来高考午休房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超2000%。为了图吉利,有的酒店甚至还把房间号改成“985”“211”。

数据还显示,距离考点2公里内的中高星级酒店更受欢迎,酒店卫生消毒等防疫措施也是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重要因素。而从预订量看,上海、杭州和成都位列前三,两座古都西安和南京紧随其后,“院士之城”苏州也在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高考三天中的“吃”,今年商家们兴致并不高,记者了解到,只有一些星级酒店提供高考套餐,多数普通宾馆仍需顾客自行解决餐饮。“入住房间,我们认真打扫、消毒,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在吃上,我们很谨慎,夏天天气炎热,对食材的要求也高,尤其受疫情影响,考生和家长往往会选择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对在外就餐还是很谨慎。”南京市建邺区一家酒店负责人坦言。

美食是缓解压力的极佳选择,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商机依然存在。比如,高考期间,元祖蛋糕推出“金榜题名”鲜奶蛋糕—高考专款,必胜客推出“逢考必胜 薯你最牛”套餐。

考后:志愿填报APP蓄势待发

高考三天很快就会过去,随着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如何填报志愿将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相比于翻看报考指南,大数据为志愿填报提供了不少便利,高考志愿填报类APP应“考”而生。

记者在“苹果商店”中搜索发现,和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不下三十个,其中有免费咨询的,也有付费才能使用,而付费价格从百元到万元不等。记者试用某款志愿填报APP,在输入相关考试信息时,选择江苏省,输入分数370分,历史政治等级为A,选择院校优先填报时,APP推荐了3所可冲击高校,31所较稳妥高校,148所可保底高校。但推荐学校的具体信息需要充值成为会员才能看到。

业内人士预测,高考招生将催生出6000亿规模的市场,这让高考志愿服务成为香饽饽,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比如,“极志愿”APP今年新增了同分去向、一键生成志愿表、热门大学、热门专业等功能。“报考大学”APP新推出了职业百科,查专业、招生计划两项单列出查找项。“在数据掌握上,商业APP并没有优势,市场上的APP主要将信息整合,快速运算出分数对应的可能院校。”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传统“翻书”填志愿,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填报精准度,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高考志愿填报类工具将会得到持续发展和优化。

实习生 寇 婕 高泽洲 江苏经济报记者 朱彬彬

标签:周边产品;高考;蹭热点
责编:徐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