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月份全省工业产值同比实现正增长,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锋介绍,我省复工复产情况总体好于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正在加速恢复、加速激活。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经提升至99.7%,剔除有关市因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需关闭、改造的企业和本年度拟退出规上企业库的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复工;人员返岗率由75.6%提升至94%;中小工业企业复工面达84%;按工业用电测算,工业产能恢复由71.1%提升至94%。
25项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进展顺利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重抓了五方面工作:
聚焦龙头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精准打通供应链。以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省级层面排查出491家龙头骨干企业清单,梳理复工达产、特别是产业供应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累计推动供应链上14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据对2906家重点企业(其2019年销售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52.8%)摸排,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降幅比1—2月明显收窄。
聚焦重点产业链,提高复工复产整体效率和水平。对医药、汽车、钢铁、水泥等23条产业链复工复产及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梳理,找准“难点”“堵点”“断点”,并针对性加以解决,帮助企业释放产能。目前重点产业链复工面均在95%以上,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5%。其中,汽车产业链,整车及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100%复工。
聚焦中小企业,加大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力度。2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引发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多途径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惠企金融支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难的通知》,开设“抗疫情促发展中小企业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
聚焦重大项目,推动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产。跟踪推进447项年度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1000项集群重点项目、676项新增长点项目建设,协调保障续建项目加快复工、新建项目按期开工,确保全年时序进度。目前,正在实施的25项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和6项重点技改项目均进展顺利。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投资2365亿元,初步统计,一季度已完成投资近60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5.2%。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质增效。制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措施,及时开通企业上云和平台服务“绿色通道”,免费提供100多款工业APP、50多个优质软件产品,为超过6.9万家工业企业提供云上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远程办公、物资紧张、订单下滑、招工用工紧缺等问题,提升复工复产效率。
力争今年数字经济规模超4万亿元
李锋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大力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和重大项目开复工等问题,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特别是配套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努力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强全球疫情对重点产业链影响的分析研判,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在市场需求总体下降的情况下,力争提高江苏制造业市场份额。
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紧紧围绕提高集群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稳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大规模实现技术改造、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培育三大核心任务,支撑引领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按照《2020年智慧江苏工作要点》,打造10个标志性和50个示范性工程,做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力争今年年底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6,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积极帮助困难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抓好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企业减负政策研究储备。(记者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