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拼、番茄乌梅、酸奶果捞、商务拼盘......入夏以来,外卖平台上的水果逐渐“零食化”,商家推出种类丰富、搭配随心的果切套餐,既满足当下口欲,又方便快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也吸引新老品牌入局。
水果切开卖,为何能成为即食零售的新风口?在这场市场“狂飙”中,果切这门生意怎么做,未来空间怎样?对此,新江苏记者近日走访南京多家果切店、商超展开调查。
千亿规模,即食零售助力果切热
“跟上次一样,点一些西瓜芒果葡萄三拼,再点些水果捞。”95后陈思雨正布置下午的沙龙活动,提议给参会的同事点些吃的。开盒即食的果切果捞,成为上班族下午茶购物车里的新宠。
果切,即对原果分级、清洗、整理、去皮核、切块、包装后出售的一种新型零售形式。据美团闪购调研测算分析,果切品类规模2021年至2026年预测年复合增长率28.7%。而根据水果零售2C市场规模及果切线上化渗透率预测,果切具备千亿规模市场。
记者在某外卖平台以“水果”为关键词搜索南京店铺发现,几乎所有水果商家都推出果切类产品,平台还单独设置“果切果捞”频道。南京销量较高的果切店有“切果NOW!”“匠果·水果料理”“优果名品”“天然果业”等,这些店铺月销量在6000至9000不等。除自选果切拼盘外,水果盲盒下单量也直线走高。
8月20日,记者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的一家“切果NOW!”门店,看到门口堆满了空纸盒,40平方米的店面类似于一个加工间。线上订单来了后,两名店员戴着手套分工处理,将小番茄、西瓜冲洗就开切。
“以线上订单为主,日销量100多单,每隔两天就要补货,像包装盒、水果原料都是总部统一去批发市场拿货,再配给门店。”加盟店老板告诉记者,2020-2023年的生意更好些,周边学校、企业是团购常客。目前每隔3公里就可以开加盟店,门店密集了竞争也更大。“像奥体店流量很大,每天有500单左右。”他表示,今年蓝莓、榴莲等水果陆续降价,消费者对高端水果的普遍体感是变便宜,对做果切零售的来说,价格竞争就更卷了。
南京众彩果品市场业务部王瑞介绍,本地大型商超和果切店每天都会来采购,进货量大的一般是西瓜、哈密瓜、火龙果、香蕉、苹果等。“仅8月21日,西瓜出货量450吨、哈密瓜223吨。受高温天气影响,这段时间瓜果供不应求。”
线上果切生意火热,线下新奇吃法也被争相打卡。
切好的水果,搭配蔓越莓干、奥利奥等小料,再淋上酸奶、椰汁打底。21日,在南京市玄武区的一家水果捞店,很多顾客拿着包装盒挑选心仪的水果,价格在20元左右。“同事推荐这家果切店,特意来试试,第一次吃到这种辣椒粉配果切的酸嘢。”市民朱女士向记者分享新品。“‘酸嘢’普通话称为‘酸品’,具有消暑除湿功效。店里是半自助模式,顾客可选择青芒、凤梨等多种水果,再加上甘梅粉和辣椒粉。”店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2019年前,永辉、华润万家等传统零售店就推出了果切品类,并将其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或附加品类,彼时,即时零售还未发展成为刚需渠道,商超门店运营标准化程度不高,配送体系不稳定, 果切新鲜度得不到保障,因此果切消费渗透度不高。
“果切行业蓬勃正兴,离不开即时零售的迅速发展。”南京盒马水果采购相关负责人关注到近年来水果消费形态变化,“一方面,随着即时零售平台业态的日渐成熟,配送体系完善,线下零售与线上流量逐渐融合,不仅扩大实体零售服务半径,也大幅提升消费者获得服务的效率和体验,引爆消费者的果切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水果扮演的角色更多样,既是补充营养素的零食,也是一种‘减脂利器’,这意味着场景的丰富、消费频次的提高和消费品类的多元化,果切产品恰恰契合了新场景下的新需求。”
近年来,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发力,为推动果切市场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例如美团闪购针对果切品类,从运力、选品、供应链、系统工具、流量指引、营销玩法等层面,为商家提供基础支持和前沿指导。“比如针对有露营需求的客户,提供全套露营设施的配送,这里面就有果切产品的机会。”美团闪电仓负责人介绍,2023年美团闪电仓覆盖全国的仓网从2000多家迅速拉升至6000多个,已基本满足全国大多数的地方30分钟送达的服务。
加码入局,果切生意究竟好不好做
为占领新兴市场,众多水果零售品牌加码进入果切赛道分一杯羹。业内人士指出,果切是一个基于“认知创新”的细分领域,正在成为一个创业新风口。
早期入局果切赛道的“玩家”主要有两类,在整体定位和发力方向上各有侧重。一类是百果园等头部水果零售企业,门店点位多,供应链稳定,通过果切制品创新、丰富门店品类,提升门店人效和整体收益。在南京市建邺区的百果园(清竹园)店,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在顾客提出开切、去皮等需求后,门店会免费提供清洗和现切服务。针对凤梨等剥皮难度大的预制类果切,经城市中央厨房处理后送至门店销售。
另一类是“切果NOW!”等创业企业,采取直营加盟的模式,快速提升店面密度,降低集采和供应成本。不同于其他业态采购中央厨房预制果切,这类企业的核心品类是当日鲜切的水果,果切占比90%以上,整果销售10%以内,采用“店仓一体”模式运营,线下销售占比仅在5%以内。
相较于传统水果零售,果切入行门槛似乎并不高,上述两类企业抓住了即时零售趋势,占据先发优势。但果切作为一种生鲜品类,同样面临类损耗率高、成本控制难、行业竞争激烈,加盟店的快速增多也带来管理运营难题,对于初次入局果切的创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汪丽娟看来,在打算做果切这门生意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消费习惯、果切市场竞争格局等。其次要从产品定位、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等方面做详细的商业规划,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降低运营风险。此外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学习能力,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组合。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方向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吴福象表示,果切店值得创业者关注,但要实现长线发展,需要把握好供应链、服务、品牌、创新四个要素。他建议,第一,确保原料供应稳定。要与优质鲜果供应商合作,以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吸引更多回头客;第二,提升消费者体验。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员工整体品质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及时关注消费者反馈并作出相应调整;第三,打造优质果切品牌。树立“绿色、经济、健康”的品牌形象,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品牌推广,为消费者建立客户档案,增强客户粘性;第四,推动产品创新。定期研发新口味,并通过提供精美包装、营养搭配、独特造型等,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
争议不断,完善成长性业态标准是关键
7月30日,顶着“中国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光环的百果园集团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同比减少不超过70%,营收减少不超过15%。
今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播出的特别节目《315我们在行动》就曝光了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店内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将2J车厘子当成4J卖等一系列违规操作。尽管百果园方面第一时间就问题门店作出了处理,但“果切质量不靠谱”“果切中容易混杂烂果”的认知已是深入人心。
不止是百果园,整个果切品类的快速增长始终伴随着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争议。
从事金融工作的陈女士向记者表示,她曾经在果切上踩过坑,“西瓜像是冰箱里放了很久拿出来的,有股奇怪的味道,口感很差。”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涉及多家平台、品牌、门店的“果切”相关投诉超5000条,其中“不新鲜、变质”等品质问题投诉集中,此外还有投诉者反映缺斤少两、配送不及时等问题。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于售卖果切门店“水果质量”“卫生问题”的曝光也是屡见不鲜。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购买果切呢?南京大学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相睿介绍,“4-60℃”在营养学上称为“食物危险温度区”, 细菌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会迅速繁殖生长。果切因缺少果皮的保护,变质更快。“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水果切开后不及时吃完或放入冰箱保存,会使得细菌大量繁殖。同时制备果切的刀具、砧板、抹布,也是滋生细菌的温床。”
李相睿建议,购买果切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店铺。“最好是现切现吃,避免营养成分的流失,也避免水果长时间处于危险温度区,如果水果切开2小时内吃不完应及时放入冰箱低温储存,防止变质。”
除食品安全之外,部分消费者认为果切价格整体偏高,“果切刺客”被频频提及。
记者在走访精品水果店时,发现多数店内未对“果切”明码标价,当被问及鲜切水果的价格时,商家称要先挑选再称重才能知道价格。
有消费者表示:“随便选购一点水果,基本都要百元以上。”还有网友称“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一度登上微博热议话题。
果切发展周期尚短,是一个有待强化标准化品质的成长型业态,想象空间仍然广阔。吴福象认为,“要以‘标准化’为核心助力高品质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果切行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利用大数据精准捕获消费者需求,制定精准营销策略。二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贴合个性化需求的果切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寻求与农业、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和产业链整合机会,从原料供应、标准化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达到行业降本、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的目的。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