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数字物流这样为“大动脉”构建“新通道”
2023-11-06 09:00: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姚政宇

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随着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流动在“动脉”中各环节的海量数据蕴藏巨大的价值,成为物流向供应链升级的关键要素。

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的第六届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布大会暨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据测算,作为全球最 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我国数字供应链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25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7.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6.94%,2023年数字供应链市场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同为制造强省和数字经济大省,江苏如何在数字供应链市场规模扩容的过程中,赢得自己的一席 之地?记者在论坛内外找到答案。

数字化物流是必然趋势

钢铁是工业的骨骼。但如今,钢铁行业正在经历由“产能过剩”到“成熟化”的阶段,“一吨钢五吨运”,物流俨然是钢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曾备受物流之“苦”。

“每年的运输量有千万吨,可以说物流成本占到公司整体成本很大一部分。”江苏徐钢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贝贝表示,过去,配货站难找,货出不去、出去以 后找不到货是常有的事,“以前的物流是我们找配货站,五六家配货站都说找不到车,因此只能提高运费、提高价格,很受制约。”

不光是第一步,后续也有很多麻烦事。“以前的流程是这种情况,发货员提前收到一条派货信息,对应的司机要电话沟通,数量、地址等信息全部都要人工一条一条 来推送,非常繁琐,而且纸质回单也常常皱巴巴的,有时字迹不清,还需要反复核实,很容易出现纠纷,费时费力。”江苏徐钢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汽运主管代魁说。

面对这种情况,徐钢开始将物流向数字化转变。

“通过前期对徐钢物流情况以及系统使用情况的调研,我们为徐钢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对接的方案。”中储智运供应链解决方案研究员刘志轩介绍,通过“智运”开 放平台,将徐钢上游的一个销售数据,转化为实际的物流运输需求,通过系统对接的形式实现自动挂单、自动发货等节点的自动化操作。

经过数字化平台的助力,徐钢的物流效率大大提高。“以自动挂单为例,现在实行自动挂单,减少了中间很多繁琐的问题。只要司机摘完单,自动推送完以后,和这 个平台匹配,司机就会收到一条短信,提前知道他装的货型、收货人电话等信息。”代魁告诉记者,以前光是调度就要比现在的人力多一倍,本来正常挂一个单子要 3分钟左右,现在填完销售平台一个车号以后,几秒钟就会推送。

“我们钢铁行业,正常情况下,采购的原材料是我们生产出来成品的三倍,如果今天我们生产了一万吨,所采购的原材料就要达到三万吨。”代贝贝介绍,借助该数 字供应链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释放比例较大的物资库存,优化运输线路,降低车辆空驶空载率和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

合作至今,中储智运帮助徐钢物流提升挂单效率97%、综合效率47%,降低人力成本约33%、综合成本约30%,极大缓解了徐钢集团的物流压力。

徐钢集团的案例是我省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不少物流企业以网络货运数字化为基础,升级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构建出实现物流、供应链闭环的“软系统工程”,走出了一条响应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赋能行业提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建设数字供应链平台的新范式

“江苏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 济发展规划》等文件,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彭大刚表示,江苏不断拓展新领域、新场景应用,推动全产业链供应链改造,全链路数 字体系建设开辟传统行业新天地,绘就了产业转型“数字蓝图”。

与之匹配,江苏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产业融合特征的新典型,上半年新培育星级上云企业近4000家、3家企业成为全国“数字领航”企业、45个平台创新领航 应用案例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名单,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 现业务收入约6500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加快现代供应链创新与业态升级,建立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 服务生态,“发挥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作用,加强供应链安全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联动,分散化解潜在风险,增强供应链弹性,确保产业链安全。”

“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并积极建设数字物流与供应链新生态,融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数字平台逐步加强对国内汽车、国际班列、 内贸水运、江海联运、国内国际通信等运力资源规划,有力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发展。”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廖家生说。

此外,国家在《“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前沿技术、基础软件、先进模式等研究与推广,提高供应链数字化效率和安全可信 水平,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丰富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供给。在此背景下,建设集成商贸、物流、金融、信用等综合服务的数字供应链平台的需求和计划应运而生。

借力信用打通现实“堵点”

在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现实的“堵点”。

彭大刚表示,当前,我国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着安全可信水平亟待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难以把控等挑战。

“数字供应链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标准化问题,但数据流转效率依然有待提高;数字供应链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 和隐私性,提升数据质量和保障数据安全;风控模型建立难、信用评价互认难、重复质押判断难等痛点依然存在,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供应链 金融风险把控水平的提升。”崔忠付表示,数据流转效率有待提高、安全可信水平亟待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难以把控,是当前所面临的三大挑战。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正面临转型性变革:从过去以增量为主、基于成本的竞争向以存量为主、基于价值的竞争转变。”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 为,物流是管理创新的产物,现在面临基于供应链和信息技术的二次创新,需要通过技术、业态、模式创新补齐价值创造能力的不足。

如何破解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展遇到的难题?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解决的“密钥”:用信用助力数字供应链新发展。

“信用,尤其是数字信用,正成为新形势下风险控制和数字供应链高效协作的关键。”彭大刚介绍,为了充分发挥信用“软实力”“硬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 用,将信用转化为“数实融合第一省”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江苏全面实施诚信江苏建设,先后出台《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文件,全省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集聚了一批数字物流和供应链科技企业,充分利用物流在供应链条上的基础性作用,打造“物流先导、数实融合、信用赋能”的新范式,构建信用闭环,形成了我省信用助力数字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我们注重数据赋能作用,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不断推进数字物流信用产品研发。”廖家生表示,加快建设数字化“中国放心库”,不断推进物流园智慧化升 级,打造智能仓储平台,研发推广区块链电子仓单,支持全国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建设,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供应链金融服 务,助力行业信用水平不断提升。

不少企业早已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果。在大会上,中储智运发布的“数字供应链平台”创新产品,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 裁申岸锋介绍,该平台开创性地以全流程“去单据化”的方式,将真实物流数据要素转变成可信数字存证,构建起供应链数据信用闭环,以完善的物流主导型供应链 信用体系破解供应链金融风控难题,有望彻底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风控难、企业融资难的行业痛点,使得银行把控风险更加精准,以期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中继续发挥稳链保链作用。

“下一步,江苏将创新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新模式,推动‘信用+数字经济’‘信用+共享经济’发展,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的信用监管与服务,加快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和数字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彭大刚说。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