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外贸的结构之变
2023-10-27 08: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而据南京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江苏进出口总额38315.1亿元,同比下降 6.5%,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0.7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外贸前十强省份中,江苏进出口总额居第二,仅次于广东,但出口降幅最大。

尽管外贸总额有所下滑,但数据也显示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譬如: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8月、9月进出口连续两个月环比正增长,9月当月进出口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再如:出口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及智能手机保持强势增长。进出口市场中,中亚、非洲、南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增速远超西欧、北美等传统市场。在努力摆脱全球经济困境、贸易额不断趋向于恢复正增长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江苏与全国外贸发生了怎样的重大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新趋势?对于未来江苏外向型经济重回正轨乃至新一轮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省社科院与南京审计大学的专家。

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所研究员、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认为,受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影响,进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确有所减弱。前三季度江苏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长5.8%。但作为外贸大省、外向型经济强省,同期江苏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至今仍处于正增长的“海面”以下。

南京审计大学戴翔教授指出,前三季度江苏与全国外贸较为一致的变化是,探底回升趋势明显。但这一阶段江苏外贸突出呈现“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出口地区结构的优化布局。

“新三样”持续增长:主导产品之变

今年以来,江苏与全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均有明显变化。据南京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江苏“新三样”及智能手机出口额分别为1542亿元、1079.7亿元,分 别增长18.7%、31.5%。自年初至今,其出口增速持续保持在高位。专家一致认为,“新三样”已成为今年江苏与全国的出口主导产品,是最大的新增长 点。

蒋昭乙分析,长三角其他省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与江苏基本相同。上半年“新三样”的出口额,上海口岸为2478亿元,同比增长74.7%;安徽省同比增长51.7%;浙江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同比增长105.5%、71.8%和22.9%。

此外,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不错。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等优势产业出口快速增长的拉动。

戴翔认为,在当前国际复杂环境下,“新三样”及手机出口强劲增长,成为新的“中国制造”“江苏制造”出口主导产品,意味着江苏及全国外贸在供求两端都拥有了新的基础,复苏具备了新的支撑力,这展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综合竞争力。

新兴市场崛起:进出口地区多元化

据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和5.1%,均高于外贸整体增速,成为新的热点区域。今 年以来,非洲市场的环比增长最快,二三季度的环比增长均逾20%。南美和东盟市场的环比增速分别为17.65%、14.4%。据南京海关统计,同期江苏对 新兴市场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前三季度,江苏与对“金砖四国”俄印巴南、中东、非洲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了7%、15.8%、5.7%。“一带一路”共建国 家是新兴市场的代表。相比之下,二季度以来,江苏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进出口额仅略有恢复。

长三角其他省份的出口市场结构的变化与此相同。蒋昭乙分析,在特殊市场形势下,无论江苏、长三角地区还是全国,进出口地区的不断多元化,体现了我国外贸足够的韧性,也为外贸企稳复苏提供了新动力。

日益显著的新趋势

民营企业正成为江苏及全国外贸的新主力军团,是今年以来的另一重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1.18万家,合计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民企同样已是江苏外贸主力。前三季度,江苏民企 进出口1.68万亿元,增长4.2%,占比提升4.5个百分点至43.9%。民企进出口逆势增长,是前三季度江苏外贸的鲜明特点。

蒋昭乙预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海外需求低迷,处在去库存周期,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不确定性加大,不利于出口恢复。但是,短期内人民币仍有小幅贬值空间,稳外贸政策不断落地,叠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ECP)”的红利释放,一定程度上将推动短期内出口复苏。他认为,四季度江苏及外贸的新趋势将更为显著。

第一,出口地区多元化趋势不变。“一带一路”倡议对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外贸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提振了区域贸易的发展,这一政策必然将长期持续并不断优化。同时也要看到,很多企业面临着供应链成本上升、合规性风险上升、供应链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二,未来相当长时期,“新三样”产品仍将是出口主力。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新三样”的国际市场需求仍旺盛。因此,未来“新三样”的出口继续增长较为乐观。

蒋昭乙认为,当前外贸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外贸结构和布局将不断优化。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新变化,国家与各省都在推进一系列的外贸结构和布局调整措施。如,支持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型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支持发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支持发展区域性合作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

其次,外贸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外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国家与各省都在推进一系列的外贸质量和效益提升措施。如,支持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我国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和份额;支持发展创新驱动的外贸模式,提升外贸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再次,外贸风险防控能力未来会不断增强。为了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国家与各省都在推进一系列的外贸风险防控措施。如,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摩擦;提高外贸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外贸保障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提高外贸保障水平和效率。

戴翔认为,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仍是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江苏外贸若要在四季度乃至更长时期保规模、稳增长,必须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尤其是不断增强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与智能制造能力,为新一轮发展注入新动能。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