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南京重磅推出“人才强市”新政
2023-09-20 11:02: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记者 张韩虹)为打造人才建设高地,南京日前出台《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以下简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9月1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些新政进行解读。记者了解到,为 了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南京计划到 2025 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450 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 10%,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000人,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 1.5 万人。

近年来,南京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出“紫金山英才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事业支持和服务环境,人才集聚度、贡献度显著提 升,2022年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六。此次南京提出“人才强市25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南京人才工作的总纲,提出了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五大行动”,聚力形成“构筑大平台、引育大专家、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良好生态。而同步推出“重点产业人才7策”,是以人才强市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从引才用才、配套机制、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产业人才集聚提供支撑。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南京发展需要,“人才强市25条”提出实施战略科技领军人才攀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中青年拔尖人才树培、卓越工程师培育、“U35”强基五大工程,形成高端引领、梯次衔接的支持体系。同时,面向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制高点,联合在宁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引进顶尖人才,给予300万元安家补贴和1000万元—2000万元支持,综合资助最高1亿元。

为增强人才引领发展效能,南京还将推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提出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人才技术攻关支持、省产研院改革引领、金融助推人才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举措。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贡献的企业,给予核心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才5万元— 10万元专项奖励。在现有5.5亿元紫金山英才基金基础上,新设人才创新双向赋能基金20亿元、重点产业人才基金5亿元。

谈及此次人才新政的亮点,南京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新年介绍,南京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在人才支持范围上,紧扣国家和省战略任务之要、南京发展所需,面向在宁高校院所、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人才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协同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为此,这次人才新政突出了科技赋能人才集聚、人才支撑创新发展。

为激发创新动能,南京将紫金山实验室列入省市人才计划直报单位,赋予自主评议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与在宁高校共建硕士点、博士点,联合培养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市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单列指标;对重点培育的实验室给予项目化支持,探索实行人才长周期评价。同时,科技系统还将继续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吸引高校院所在宁办学和设立研发中心,通过一套“组合拳”实现人才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京推出了全新人才工作口号 “ 有宁才更好”,也一直把人才当作“最想留住的幸运”,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得力的保障、最暖心的氛围,让人才既能成长成才,更能收获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获得感。这种对人才获得感的重视,在此次人才新政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人才服务生态提升行动” 对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生活服务都进行了细致明确。发布会上还专门对政策落地提出了政策宣讲、实施督查等要求,让人才新政真正成为广大人才“稳稳的幸福 ”。

对于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南瑞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张岩认为,赋予重点用人主体人才自主认定举荐权,根据引才绩效有最高 50 万元奖励,支持自主开展职称评定,对青年人才开展长周期评价 …… 这些改革举措体现了对市场的充分尊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引才成本,让企业和科研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与关怀的厚度。

南京羚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首席医学官王博士也表示,人才新政让他更有获得感。“来宁仅一年,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我已经将自主研发的定量药理建模模拟技 术运用到创新药物研发中,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他告诉记者,相关部门还帮助他协调办理各类事项、解决孩子入学难题,支持他在企业心无旁骛创新研 发, 实现了从外地来宁的无缝衔接。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