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洪姝翌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如何赢得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主动权?向全、向高、更向强,围绕补链,我省正着力聚焦补短板、填空白,瞄准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要素、剑指关键核心,打破“木桶效应”,蓄满发展新动能。
创新突破,锻造竞争最强筋骨
“中华潜水第一泵”“中华环保第一泵”“中华移动抢险第一泵”……泰兴经济开发区里,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亚太泵阀有限公司自成立起就始终 围绕水泵、环保产业深耕不辍,在“江苏制造”的篇章中留下诸多闪亮足迹,填补着一个又一个行业空白。“牵住创新发展‘牛鼻子’的关键,就是要加大科技投 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公司总经理常磊说,企业近年来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不低于年销售额的5%。企业先后开发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3个系列2000多个 品种的水泵产品、6大系列38个品种的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主导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超大功率泵水力设计和优化、 千瓦级高压潜水电机、潜水电泵密封技术的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培植防爆泵、新型粉碎式格栅除污机等更多发展新亮点。”
在我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克难,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不断提升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 作以来,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94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以上集中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半数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0%-30%。
“只有技术研发突破,才会有真正的补链。”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看来,对于江苏高技术产业链中面临的补链需求,要发挥江苏已有的技术基础和相应的 产业技术优势,沿着江苏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加大相关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围绕技术突破的方向和路径的研发支持和联合攻关。
近日,我省印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实施八大行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以 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特别指出,每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家、每年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向冠军3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300家。
积极厚植本地竞争优势的同时,郑江淮也关注到,目前江苏无论在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在中低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遭遇到产业链部分环节外迁的压力。“这些外 迁的产业链环节并不是整体转移,只是部分产能移出,未在省内形成‘空心’。”对此,他建议,江苏可以顺应产业链外迁的趋势,为外迁出去的产业环节提供更有 效率的支持,充分提高江苏外迁产业链环节与产业链上的江苏省内企业之间“国际大循环”的紧密性,降低相关的生产和流通成本,适时进一步深化江苏企业“走出 去”,在东道国形成来自江苏元素的产业链。
龙头带动,提升链式发展能级
夏日阳光下,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的成片光伏板与绿林塘坳相映生辉,二期光伏发电项目加速建设。这是传统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徐矿集团补足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 缩影。 “长期以来,徐矿以煤为主,形成了煤电化煤基产业链。立足‘双碳’背景分析,我们的产业结构偏重,构建新型能源产业体系存在缺链。” 徐矿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告诉记者,近年来,集团在实现老矿区成功转型的基础上全面开启绿色转型新征程,着力构建风、光、氢、储新型能源体系。
在“内部全面落地、遍及江淮大地、走向全国各地”发展思路下,一个徐矿集团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全国快速铺开。集团内部,规划的2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已 有8个项目完成并网,一批集渔光式、农光式、景光式、立体式、旋转式于一体的示范应用场景得以打造。走向江淮,利用丰县、邳州、苏州、淮安等工业园区屋顶 资源开发光伏项目,已建成40MW并网发电;贾汪、泉山、港务三个区的整县光伏预计年内可完成建设规模100MW。放眼全国,依托锡盟-泰州特高压配套的 500MW风电项目已纳入自治区建设规划;阿克苏电厂灵活性改造配置100MW光伏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集团内部重点打造新能源 示范基地,省内重点推进整县制光伏,省外重点建设集中式光伏基地,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6GW以上,为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更多绿色 动能。”冯兴振说。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龙头企业在补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说,要全球化配置资源,需要依靠龙头企业来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发挥其全球串联的作用。
“实施精准招商、科技招商行动,引进培育科技支撑力强的产业链关键企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和功能性机构,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建议。
引入一家企业,补强做大一条产业链。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头企业晶澳集团太阳能项目落户后,开发区就以此为龙头,先后引进荣德、 协鑫等企业,并形成了“多晶硅料—单(多)晶硅铸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功摘得国内首块国家级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 “金字招牌”。目前,这里的新能源产业规模已突破300亿元。
协同创新,点燃产业燎原之火
独木难成林,对补链来说亦是。采访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及“协同创新”。丁宏建议,“要深化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对产业链中的关键核 心技术、设备“堵点”进行协同攻关。”张华也表示,“要借力创新联合体,将创新的风险最小化,发挥各自所长,形成面广量大的创新。同时,还要补足应用场景 的链条,通过成果验证中心等建设,从源头上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落地,形成迭代机制。”
高性能膜材料是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民生保障、国防等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技术。数据显 示,我国高性能膜材料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大膜应用技术研究 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江苏产研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正致力于此,重点进行膜材料及相关行业发展中急需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先后推动陶瓷膜、分子筛膜、气固分 离膜等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高校研究成果通常属于小试级别的机理性验证,要产业化必须经过中试。研究所在高校和企业间正好 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依托中试平台为基础,不断创新关键技术,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过程,从中间环节推动补链,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升 级转变。”江苏产研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卫星说,“在研究所事业部做出样机并经过市场检验后,我们会通过成立公司或技术成果转化的形式,将产能充分 释放。”如今,在该研究所的精心孵化下,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高科技企业成为我省膜材料行业不断飞跃的有力 支撑。
上游,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下游,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体量大,管理与运维正处于产业现代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 刻。如何打通上下游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以“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研发平台,由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等高层次科技专家领衔创建的江苏中云筑智慧运维研究院选择了一条从点到线到面打造桥梁安全健康运维中游产业链的道路。研究院首席战略顾问蒋运 通教授介绍说,研究院立足技术优势,通过众创空间、成果转化等,面向上游积极构建产学研优势联盟,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开发创新产品,先后在传感器、加固技 术、新材料、系统软件等方面获得发明专利150余件;面向下游,以江苏沿海交通运输大动脉为试点,推动更多场景应用。目前,包括桥梁的检测、监测、加固、 配套、中试基地等在内的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