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孙炜杰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近年来我省交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融合不断加快、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设先行,拓宽经济发展“大动脉”
5月20日的新建沪宁沿江高铁太仓站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顺利铺设到位,沪宁沿江高铁宣告全线铺轨贯通,为今年9月份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身为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和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之一,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将打破沿线金坛、武进、江阴等区市 不通高速铁路的历史,对于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促进江苏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现场 热火朝天的同时,江苏企业的支持与支撑也在为这条“动脉”的建成提速提质。记者从省国资委了解到,沪宁沿江高铁自2022年9月开始铺轨以来,南京铁路枢 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紧盯目标节点,组织施工单位提前在江阴站附近铺轨基地就近储存长钢轨,从江阴站向线路两侧同时铺设长钢轨; 同时运用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对铺轨机、长轨运输车、焊轨车等设备运行状态及作业位置进行全天候监控和调度指挥,有效提升铺轨速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和载体作用,可谓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企业正是扩宽、维系这一“动 脉”的先锋力量。“港口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一直以来,港口集团致力于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运输我省及长江中上游地区铁矿石、煤炭 等大宗物资,为长江沿线重要战略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强保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瑞兵告诉记者,目前,集团拥有5.1亿吨的货物吞吐量、843万 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其中52%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服务,已经成为保障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和粮食、化肥等重要民生物资运输的长江流域重要物流通道。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凌耀初介绍,“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公铁水空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9903亿元,拉动超2万亿元GDP。本土施工企业成为江苏打造交通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重要力量,工程设计企业服务能力国内领先。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为3655.6亿元,保持平稳增长,占全 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左右。
研发先行,完善绿色数字“软服务”
当前,我省正处于交通骨干网、过江通道、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同时也迎来大力发展智慧绿色交通、培育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的转型关键期, 这为我省交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江苏智慧交通市场规模约占全国的5%—6%,规模总量居全国前列,共有2.2万家 数字交通相关企业,75家江苏数字交通骨干企业年研发投入总计超过30亿元。
江苏通行宝智慧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云网边端”数字交通“新基建”技术架构,自主研发“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SD-WAN组网技术”等数字新基建 产品,建立“云网融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了高速公路“一路三方”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指挥调度,提升了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公司在高速公路建立 的ETC电子收费和‘自由流云收费’智能服务平台,以及在城市ETC智慧停车领域全国首创“电子围栏”整体解决方案,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绿色、低碳、高效的 智慧出行服务体验。”通行宝公司董事、总经理江涛告诉记者。
智慧交通带来的不仅是更高效的交通决策,还有更贴心优质的交通服务体验。“上午10点,运满满平台从南京市雨花台区发往全国各地的货源订单需求就有上千 单,最远的订单是将一整车汽车零配件运输到新疆的霍尔果斯。”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静表示,“运满满通过业态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将匹配提 速稳定在‘分钟级’,进一步解决了货运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与效率双低、成本与空驶率双高的痛点。”作为一家在南京本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物流平台型企业, 运满满通过建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货运交易流程,搭建了可以链接货主与司机的线上数字货运平台,帮助货主高效找车,司机快速找货,减少货运的空驶和 配货等待时间,提升我国公路物流的运输效率,从而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已超千万,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线路覆盖10万余条, 并通过公路物流的提质增效,降低货运行业的“三空”(空驶、空置、空载)现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00万吨左右。
创新引领,政企合作夯实产业硬支撑
我省交通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
“目前我省交通产业链聚合能力弱,除了勘察设计领域以外,所有的企业总体偏小、散、弱,产业集聚度和规模效应不足,龙头企业牵引能力比较弱。”省交通运输 厅总工程师宋国森指出,“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我省的交通科技资源很丰富,创新能力也比较强,但是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发展层面 还远远不够,品牌建设也普遍比较薄弱,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品。”
使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和装备制造技术从建设经验中总结提升,是江苏交通产业对现存问题给出的答案之一。大跨径悬索桥耐久性设计、智慧工地、钢结构桥梁推广、 苏式养护……这些江苏交通产业收获的典型技术案例,不仅代表了我省在工程建造和养护技术取得的成就,也给予了近年来江苏交通制造走出江苏的底气。“交通集 团不仅是我省交通建设多年来的中流砥柱之一,在长江、黄河、淮河、黄浦江等流域均参与重大项目的建设,在国内25个省份和海外10余个国家有过市场份 额。”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纪源表示,集团参建的孟加拉国达卡至阿苏利亚高架高速公路项目正在海外紧锣密鼓地展开。
“未来,我省将紧抓科技创新引领和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作两大动能,做大做强交通产业。”宋国森表示,下一步,我省将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重大关键 技术应用,同时梯度培育一批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养护、新型建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以及夯实交通产业支撑体系等举措,持续抢抓中国交通大建 设大发展的机遇,建设现代化交通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新引擎,为我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