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怎样盘活“周末经济”才算“休个好假”
2023-03-21 10:13: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建议适时调整“双休日”,试点开展“隔周三休”的制度,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他认为,每周两天的休息日不 利于人们开展经常性的旅游活动,容易造成节假日期间出现扎堆外出旅游消费的现象,从而带来交通拥堵、景区人满为患、餐饮酒店价格高涨等社会问题。“实行 ‘隔周三休’制度,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多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他说。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魏琴建议每周单休,月末 可以连休5天,这样每月都有“小长假”。

以上讨论,不论哪种方式,出发点都是为了提振“假日经济”,促进消费。在每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不变的现行制度下,如何盘活假期存量,才能使其对各生产生活主体发挥出最大效能?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东拼西凑”的长假为何效果有限?

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春节假期带动经济回暖,但春运出行压力也剧增。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近 20.95亿人次,“人山人海”“例行拥堵”的问题愈发突出。不少人平时工作忙,假期都希望带家人看看各地风光。然而回家探望老人之后,也没剩下几天可以 安排了。

长久以来,以春节、五一、十一假期为代表的“假日经济”一直被视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利器,但也一直伴随着许多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假期集中出游 伴随着较为差劲的消费体验,例如交通不便、各类公共场所排长队、商家坐地起价以及“调休”给打工人带来的疲惫感等等。同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也很早就 有学者认为,东拼西补凑出来的“假日经济”的效果被夸大了。对于假日期间的消费繁荣现象,许多研究通过测算假期前后居民消费情况以及不同地区消费状况发 现,“假日经济”效应主要是有限的消费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消费项目上的转移和替代。一个直观的现象就是,假日消费激增的地区主要为旅游城市,其他地区消 费量不增反降,而且每个节假日前后都伴随着消费淡季的出现,这是因为人们为度假进行了储蓄或者提前消费,因此整体来看,“假日经济”效应对于整体消费总量 的拉动作用效果有限。

“隔周三休”是最好的方案吗?

一年中的“长假”数量有限,那么通过调整现行的周末假期模式,创造出更多的“小长假”是否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副校长张为付表示,总体来 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休闲休息时间的比例不断提高,为促进社会消费和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企业员工 的正常双休都难以保证。假日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实现在职人员规范化和正常化休假。此外,在所谓的“隔周三休”模式下,诚然会形成聚集性突发性消费,然而社 会消费总体规模依然不变,只是时间节点分布不同而已,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他认为,消费的发展,依然要靠居民收入的增加、供给侧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 务以及群体消费理念的培育。

仲量联行资深董事、南京战略顾问部总监王萌同样认为,对法定节假日的花式排列组合、人为营造假期,不管如何调整,都是在规定节假日进行强制性集体休假,自 然会加剧扎堆出行的现象,进而使得消费服务难以保证。重要的还是在把正常周末利用好的同时,鼓励居民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化整为零、错峰休假,让大家拥有自主 休假的自由,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家庭情况计划出行时间。像这样把放假的裁量权交给居民自己,对正常工作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波动也会最小。

如何盘活“周末经济”更大活力?

那么,怎样去盘活现有资源,从而利用好现有的周末经济?王萌认为,三年疫情使得人们的休闲消费逐渐碎片化,老百姓有着广阔的假日消费需求,关键在于从供给 侧引导,只要引导得好,需求自然会释放。那么如何引导?他认为,首先可以适当延长商场、餐厅、博物馆等场馆周末的营业时间,并做好交通、水电等配套支持, 从而步调一致地延长周末的有效供给。其次,可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使得在周末的时间里尽量有更多的消费选项供居民选择。比如,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在 每个月集中选择一个周末,将更大力度的商场促销活动、更多的文化剧目、更优惠的酒店价格整合起来集中推出,让更多都市圈的市民愿意来消费,长此以往形成城 市消费品牌,这或许才是让“周末经济”更好地成为服务拉动内需重要力量的应有之义。

此外,几位专家也表示,在影响消费的各类因素中,收入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收入总量约束下,居民的消费总量很难因为假期时间长短而改变。兜里有钱,心中 不慌。提振消费首先得有钱消费,比起单方面靠调整假期,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才是硬道理。要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推进创业富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权 益等,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才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助推形成需 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进而释放出“周末经济”更大的消费潜力。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