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牢记“国之大者” 端牢“中国饭碗”
2022-07-11 16:4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6月20日,新一届江苏省委驻县(市、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长集体谈话培训会在南京召开,贯彻落实全国驻村帮扶工作视频推进会精神,部署推进我省挂钩帮促工作。这是我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选派的首批工作队。目前工作队已奔赴全省各地,陆续开展工作。这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抓好粮食安全基本盘、建设好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重要实践。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的大帐本,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在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我们再提“三农”工作,再提粮食安全,显然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深刻认识稳住农业基本盘的历史性意义,深刻理解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深刻领会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历史性命题,深刻把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任务。从历史的角度看“三农”,才能更精准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才能更加认清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增加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的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鉴于国情,当前的问题不是粮食多了,而是少了。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耕地看起来总数不少,但“三山六水一分田”,可用的耕地占比很少。虽然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这也仅仅只是“基本”。我国每年仍然要进口世界各地的粮食和副食。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关键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必须坚守的两条底线,两条底线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也是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所谓“藏粮于地”,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需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所谓“藏粮于技”,就是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在“一粒种子”问题上下足功夫。要坚决守住种子自主可控的底线,绝不能让“大豆种子绝种”问题重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工作中,必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特别要防止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对公路、河渠两边绿化带的盲目扩大。土地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决不能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去搞造林绿化。现有用于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往下降。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提高其建设标准和质量,才能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当前,农业已经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步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现代农业,绿色智能复合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新体系等,均服从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新农人”不能只低头种地,生产、管理、销售都要学,把自己打造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智能型农民。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选拔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到乡村奉献,要持之以恒培养农业领域科学家和现代科技人才,壮大具有“新形象、新思维、新模式”的“新农人”队伍。要坚持依靠人才、留住人才,把本土能工巧匠用起来、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来、把各方乡贤精英招引回来,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新作为,凝聚起中国农业最基础、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坚持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做好“特”字文章,立足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持续打造农业品牌;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支撑,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激发乡村业态活力;以龙头企业为重要力量,把产业链条补起来,借“工业化理念”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打造更多“网红”农产品,等等。围绕“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在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中,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确保面积、产量不掉,供给、市场不出问题。“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粮食安全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大家看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诸多农民工返乡,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关键就是农民在老家还有块地、有栋房,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活干,即使一时回不去心理也踏实。所以说,稳住粮食基本盘,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作者:梁一,2021届江苏省委选调生,系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石集居党委副书记。)

标签:乡村;粮食安全;振兴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