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探索“劳动+”模式 上好劳动育人“大思政课”
2024-04-29 17:08:00  来源:新华报业·新江苏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剪纸、金石篆刻、雕版印刷、制作香囊和茶包……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开展以“劳动创未来,青春担使命”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包括劳动模范进校园、劳动嘉年华等内容,融入医学知识、非遗文化、乡村建设等元素,拓展“劳动+”模式,探索劳动育人“大思政课”新思路。

担起强国之责,做美丽中国的创造者

“基层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要有耐心,我明白我是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给群众添堵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同学们,希望用你们的光和热为社会、为人民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记。”活动现场,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思政课正在进行,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省劳动模范、连云港市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瑶对现场同学们的殷殷嘱托。

徐瑶用质朴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讲述了自己通过拼搏奉献,带领小荡村走上了现代农业致富路的故事。作为劳动教育校外导师,她希望康达学子走入田间地头,在活动中形成“不怕苦”的精神品格,而作为“90后”新农人,她更号召同学们毕业后走向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共同做美丽中国的创造者。

体验非遗艺术,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劳动嘉年华现场,一排排展区展示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成效,不时有学生前来参观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劳动教育中,除了融入医学知识外,康达学院还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中,开展了包括剪纸、篆刻、雕版印刷、掐丝珐琅、扎染、糖画、漆器、绒花等8个非遗类活动。

“我们除了极具传统韵味的‘福禄寿喜’吉祥图案外,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医学生誓言》和常见器官的解剖图案,将日常的教学内容与非遗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劳动教研室的赵越老师介绍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之所以能阅读大量书籍获取知识,还要感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体验趣味课程的同时,更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思羽同学希望把专业知识和非遗文化相结合,让行医之道与时代匠心相碰撞,发现不一样的医学之美。

据悉,本学年康达学院面向2023级学生共开展了专业劳动20项、日常劳动18项、特色劳动27项,共计65个项目,包括医学劳动教育、日常劳动教育、特色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浸润4个模块,让学生在亲历和体验劳动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标。

涵养吃苦品格,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为指导老师们送上劳动实践课亲手制作的艾草薄荷膏。据了解,这份小小的艾草薄荷膏的原材料来自同学们乡间地头的采摘,从寻艾蒿、种植薄荷,到查阅资料研究配比,再到实验室里的成品,这份赠品不仅是对指导老师的一份感谢,更是此次劳动教育成效的一次检验。

“在此次活动前,其实我并不知道艾草长什么样,跟随老师在农村田地里采摘的过程其实蛮累的,但看到成品,觉得非常值得。”参加制作艾草薄荷膏的同学们回忆道,这门课程不仅是对新知识的体验,更是对人格品质的再塑。

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医药类人才的高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一直注重涵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通过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全面、深度、系统融合,把课堂教学和社会认知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崇尚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念,在热爱劳动中端正劳动态度,在辛勤劳动中淬炼劳动能力,在诚实劳动中锻造劳动品德,培养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就业观,使其成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康达学院党委书记王兴东表示。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顾炎格 通讯员 王雪晴

标签:劳动教育;劳动;同学
责编:顾炎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