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钱珣)海门港新区团工委结合辖区“产业多、企业多、青年多”的天然优势,把“家门口”的大学生资源用起来,逐步扩大共青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序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现团组织建设与青年成长成才“双向奔赴”。
织密基层组织体系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选优配强团干部队伍。发挥新区团工委和企业团委职能,每名机关团干部结对联系至少1个“两新”团组织和1名企业团干部,每年至少开展1次遍访,让“两新”团组织持续创新、保持活力。积极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创建公开选拔、公开聘用、挂职兼职、择优转任、购买服务、选派指导等路径,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充实干部数量、提升队伍质量。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与原有的“两新”团组织纵向联系,进一步织密交叉递次联系网,构建起“区—村居—两新—产业链”团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目前,新区“两新”领域团组织覆盖大幅扩展,包括中天钢铁、艾郎风电、燕达等54家规上企业均已成立团组织。持续提升团干部素质。实施团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对“两新”组织、农村团干部进行指导,面向中天、艾郎等重点“两新”团组织书记开展专题培训,按需精准提升“两新”团组织服务能力。对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开展“订单式”培训,聘请农村书记、老党员等担任团建指导员,带领属地高校大学生熟悉社情、提高社会工作本领。
联动重大项目赋能
强化思想建设。针对面广量大的团员青年,新区团工委动员辖区内重特大项目企业团支部持续开展“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主题团日活动,夯实青年思想根基。优化组织管理。中天团委将共青团工作纳入“智慧党群”管理平台,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加强团工作信息化建设。深化《团支部绩效考评》机制,使用绩效管理推动基层团支部落实工作职责,实现共青团工作一体化推进。发挥青年力量。大力推进中天钢铁青年突击队建设,队员总数超1500人,平均年龄25岁,在推进项目建设、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争当先锋,全力服务大局,展现青春担当,让“青年突击队”队旗在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完善青年人才链条
以校企共青团合作为切入点,深化农村与学校团组织通力协作,打造双向奔赴的“青春共同体”。深化校企共建。鼓励辖区内企业团组织深入推进校企共建活动,积极开发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实习就业岗位,匹配创业就业资源,实现青年与企业双赢。试点以来,中天钢铁、艾郎风电等团组织为辖区内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多个实习就业岗位。解决企业外来务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举办首期“候鸟伴学”爱心暑托班,发挥团组织优势,组织10余名工程学院大学生担当志愿者,陪伴重特大项目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子女快乐过暑假。激发青春活力。为有效解决属地高校毕业生怎么干、干得好的问题,新区团工委与党群局联合推动“定制村干”主题实践活动,与属地高校江苏工程职院技术学院团组织对接,择优推荐5名应届毕业生到村培养锻炼,实行“1+1”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向定制村干传授农业农村、群众工作等方面经验,帮助解决工作困难。推动多元参与。依托青年学习社,组织属地高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队伍,与群众面对面,为农村治理创新出点子、破难题,累计开展服务3000余人次,并将表现特别突出的推荐成为农村挂兼职团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