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六旬农民宋一华:自办红色文化收藏屋 留住乡愁激励后人
2023-08-17 17: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许超群 武桂成)“太神了,了不起!”8月13日,印度客人曼达尔先生及家人在东台市办完事后专门来到位于时堰镇陈庄村宋一华创办的红色文化收藏屋,面对着琳琅满目的4000多件饱含时代印记的老物件,他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暑期里,来到这个收藏馆参观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络绎不绝。

因为喜爱,让他走上了收藏之路

1962年出生于时堰陈庄的宋一华,学生年代放暑假时参与回队农业劳动,对农业和农民有很深的感情。但令宋一华深思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原来的农村生产、生活了解甚少。何不筹建一个家庭民俗收藏馆,收集老物件和农耕工具,让青少年记住乡愁,感悟农民的智慧,为建设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说干就干,上世纪90年代初,在镇上乡镇企业上班的宋一华启动了收集古物件工程,开启了他的收藏之旅。

收集古物件,说起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难。别人认为是不起眼“老掉牙”的东西,在宋一华手里就成了“宝贝”。“一些物件散落于家前屋后,乃至于河边,我觉得很可惜,如果不收集起来而丢弃了,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上班前、下班后、出差途中,宋一华一直在寻“宝”,他寻访了本镇和邻镇的村组和家庭,也拜托了若干人一起帮助“寻宝”,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立即反馈给宋一华,或直接收购回来送给他,还有不少亲友、同事、村民听说宋一华喜爱古物件,自发将老物件送来,使他的收藏数量很快有了较大的增加。

上高中时,宋一华对历史偏爱,参加工作后,缘于对收藏的热爱,只要是出差或外出办事,他都会去博物馆、古玩市场、新四军纪念馆,还利用机会跑到北京、新疆、甘肃兰州、河北唐山等地的古玩市场去收集老物件。通过参观学习增长了知识,也为自已的“淘宝”明确了方向。有一次去新疆办完事后,他在古玩市场看到了一块非常别致的硅化木,非常兴奋,得偿所愿买到手。

宅家不许外出的日子里,他也不忘“寻宝”,一次在自家平房上看到邻居家猪圈上有一丢弃的竹器扎品值得收藏,他欣喜若狂,找来竹梯,一个人爬上爬下,几经周折,终于把它弄到手,虽然累得不行,但却很开心。有一次在一河边散步,看到被人丢弃一旧竹橱半淹在河里,宋一华硬是费了不少劲才拿到家。当看到一个曾经碾米用的砻子,他不惜花2000元“淘”回家。就这样,30年来,宋一华的收藏的古物件数量达到了4000多件。

自办收藏屋 让古物件有个“家”

因为执着,宋一华的收藏品日益增多,去年,又投资8万多元又新建一间70多平方米的平房,用来布展。今年1月,宋一华创办的“陈庄农民民俗——红色文化收藏屋”正式挂牌,展陈面积达300平方米,除4000多件老物件外,宋一华还收集文献资料2万多页。在他的收藏屋里,大到船上的摇橹、舵把、泥耙、水车,小到针头线脑、粮票。风箱、油印机、收录机、手摇电话机等老物件排列有序,饱含着时代印记,过去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浮现在眼前。

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些“民俗记忆”,宋一华还对藏品进行了分类。有竹壳茶瓶、柳藤茶几、马灯、煤油灯、针线匾等日用品,有犁、耙、水车、石磨等农耕用具,有算盘、杆秤、木尺、升、斗、斛等各类度量衡器具,有斧、锯、纺车、冶炼炉等工匠生产工具,有桌、椅、收音机、化妆台等生活用品等。

留住乡愁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61岁的宋一华,一直在乡镇企业里从事技术工作,2017年获首届东台市“东台十佳工匠”称号,2019年获盐城市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任企业的副总经理、是多年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这些年来,宋一华为了收藏古物件,花去了不少积畜,可他乐此不彼。他的爱人纪桂云、子女和朋友看到他整天沉浸在收藏古物件中,心疼地说他不图名利还这么累,到底图什么?

对此,宋一华总是淡淡地对家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没有其他爱好,收藏古物件并把它展示出来,让人们留住乡愁。现在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我的红色文化收藏屋一定会吸引不少的人来观看,让他们了解陈庄,对推动乡村旅游业,扩大村庄知名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加强了对青少年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的教育,让他们感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智慧,我觉得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红色文化收藏屋正式对外展出以来,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不少青少年前来参观,南梁志愿者协会、东台市双拥协会等组织近百名志愿者和青少年、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宋一华都热心地向大家介绍着古物件和它的故事,对青少年寄予希望。还有本村和其他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自发地前来参观,盛赞他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宋一华还把收藏屋古物件制作成抖音,向外推介,引来粉丝近2万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宋一华在开展红色教育、推进乡村振兴中做了积极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时堰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常春表示,将选择和整理一处面积较大的展馆,把宋一华的藏品完整、有序地展示出来,建成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