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街道推进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门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大会、安排部署会,建立了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队伍,分社区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作质量,多样式宣传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民众认知,同时坚持执法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要求。
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作质量
一是完善分类收集设施。中华门街道不断推进小区分类收集点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扩容量、补数量,有空间条件小区“能房则房”,空间条件受限老旧小区“宜桶则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收集能力、提升卫生水平和居民体验感。通过“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落实物业主体责任,清洗收集点,更换垃圾桶,严格按照分类收运,目前辖区内32个小区52个收集点的确桶、净桶、规桶、贴桶完成率达到100%。

二是达标创建,示范带动。截至目前,中华门街道32个小区设施覆盖率达100%,建垃圾分类房16个,垃圾分类亭36个。创建省达标小区18个,占比56.3%。今年街道计划省级示范达标小区创建共三个小区。参照以往的评定标准,街道垃分办对照时间节点,按照任务清单,稳步推进评定工作。同时,以此次评定为契机,抓好示范小区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小区整体提高,不断提升居民对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新建小区,及时召开物业项目经理会议,按照省达标小区的创建标准,设置垃圾房、亭,并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三是加强巡查,督促物业。街道垃分办坚持每天对各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现场进行抽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物业,社区按“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要求,迅速整改到位,并在街道垃圾分类考核群进行通报,累计检查小区800余次,存在问题小区28个,各类共同问题7个,主要问题集中在垃圾桶放置在亭房外,收集点周边垃圾乱扔,公示栏信息不全等。街道垃分办坚持每周组织物业人员、垃圾分类志愿者、社工对各小区收集点设施及垃圾桶进行冲洗,累计冲洗达到200余次。部分垃圾桶因长期使用污渍严重清洗不干净或者破损的,要求物业更换垃圾桶,其中南京宗春军物业更换垃圾桶33个,南京长兴物业更换垃圾桶65个,南京吉瑞物业更换垃圾桶27个,辖区内各物业累计更换垃圾桶150个。
街道今年为开源小区、曙光里小区以及霞光里小区、晨光新苑小区新增洗手设施8个。辖区内所有收集点早7:00-9:00点,晚上18:00-21:00点配备督导员指导居民投放垃圾,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收集点现场管理、日常运行等工作。
多样式宣传垃圾分类,提高民众认知

一是创建品牌团队。街道是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末端,更是关键,做好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初,中华门街道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品牌团队—“爱家护绿”,品牌创建标准包含八个方面内容:有管理、有场所、有队伍、有机制、有注册(编号)、有形象、有培训和有活动。“爱家护绿”品牌团队创建中心是团结更多居民群体,以党员与公益志愿者先行为基础,以辖区企业主动加入,影响与带动更多身边的居民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行动中。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方法,培育更多“一老一小”志愿者加入,以此带动辖区内更多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
二是开展多样式的宣传活动。街道垃分办盘活资源,定期举办广场活动、社区活动、学校讲座、“跟着垃圾趣旅行”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电子屏、张贴海报、入户上门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使得垃圾分类知识走进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做到分类宣传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垃圾分类观念。中华门街道每月联合各社区开展社区微宣传、课堂微宣讲、品牌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宣传活动累计达42场,街道拉分办不仅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并且要求各社区发动小区内热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等充实到宣讲师、志愿者、督导员队伍,发挥好他们的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
决策共谋聚民意,坚定分类决心
一是共谋治理方案。在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推进过程中,由于不同居民小区情况差别较大,中华门街道因地制宜,在召开居民议事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的推进策略和方案,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确定社区垃圾分类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设计出既符合现行政策,又便于居民执行的垃圾分类操作流程。

二是共管分类质量。街道、社区组织居民共同商议拟订垃圾分类公约。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单位和物业代表等参加联合巡查、交流互学。发动居民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在小区群中曝光环境脏乱、乱扔垃圾等问题,晒出环境美、分类好的人和事,通过社区推荐、居民自评等方式,每月组织评选垃圾分类红榜灰榜,并建立志愿者“爱心积分机制”,激励社区居民、单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维护垃圾分类成果。
据统计,去年中华门街道1-7月累计收集厨余垃圾657吨,今年1-7月累计收集厨余量759吨,同比增长15.60%。下一步,中华门街道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下更大决心把工作抓实抓紧抓到位,行动上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各社区、物业公司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基层治理,各司其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成效上注重目标结果导向,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成效。(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