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感谢你们的关爱和支持,你们来看我,就是对我以前军旅生涯最大的肯定。”2023年1月12日,看到组团前来慰问的街道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家住崇川区永兴街道83岁的困难退役军人陆长明难掩激动的心情。
据介绍,永兴街道11个社区都建立了由“社区民兵连长+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员+党群工作人员”组成的小分队,将以走村入户、集中宣讲等形式,慰问辖区927名退役军人,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
办实事,项项有回音。11月下旬,退役老兵张玉成的爱人黎淑莲和永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说:“我老伴今年看病自费花了20多万,家庭生活太困难。”永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知晓此事后迅速上门了解情况,及时申请崇英关爱基金,解决了张玉成家庭实际困难。
针对部分退役军人年龄大、腿脚不方便、联系不通畅的情况,永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有人排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服务联系。春节期间,永兴街道对退役军人优抚对象、义务兵慰问8万余元。
暖心事,件件要办好。“小郭在部队还好吧?在部队当兵一年了有没有什么想法……”永兴街道人武部长李增辉到永兴花苑社区,向小郭母亲了解去年上半年入伍的小郭在部队的表现和生活状况。
入伍前小郭对部队的生活比较憧憬,但到了部队之后不太适应,永兴街道人武部充分发挥网格力量,通过“老兵上门宣讲”“节日电话慰问”活动精准对接需求,“现在他在部队干劲十足,脏活累活抢着干,还带动了身边的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小郭的母亲笑着说。
日常工作中,针对部分退役军人年龄大、腿脚不方便、联系不通畅的情况,永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有人排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服务联系。街道还联合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充分发挥当地网格员人熟、地熟、事情熟的优势,及时了解退役军人需求,定期开展防范宣传。
勤走访,事事放心头。永和佳苑95岁抗美援朝老兵徐振嘉听说街道人武部来慰问,早早地站在门口等候。
“退役军人工作开展得好不好,退役军人最有发言权。”街道党工委书记施樑经常与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同志说。永兴街道将退役军人“满意指数”作为检验退役军人工作落实情况的硬标准,在筹划工作过程中,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制订《退役军人考评表》,列出单位年度大项工作、优抚对象慰问清单等内容,让退役军人根据实际进行打分评价,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指定专人答疑解惑,并公示问题处理进度;确保难题解决有回声、见成效。
据统计,2022年,永兴街道927名退役军人“满意指数”100%。(亢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