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时常能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也是一名老党员。他生活俭朴、为人热忱,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龚老师。他就是龚仁芝。
20年前,龚老师刚从教师岗位退休,就投身到太平街道基层文史工作。他整理了40余万字的文稿、撰写了80余篇文章,为荻溪文史馆、王皋故居等基地起草展陈文本,还保护性收集了300余件老物件。每一处基地展馆都倾注了他十年如一日的心血,细腻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来人的心田。
自2021年8月获评“江苏好人”以来,龚仁芝积极走进道德讲堂,参与各类宣讲,身体力行为推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
一部镇志,详述风土人情。2003年,刚退休的龚老师认为自己还能为家乡文化事业出一份力,就毅然投入到了编纂《太平镇志》的工作中。志书内容含量广,时间跨度大,资料残缺不全,而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他,不辞辛劳地上查下寻、走村窜户。
在编写过程中,他一丝不苟,多次探访知情老人,请教市方志馆专家,分析考证直到解决所有疑问。在龚老师与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这部50余万字的《太平镇志》终于问世。
长久以来,龚老师在众多的资料中认真筛选、考证,而后整理成册,最终编辑出版了《荻溪》《荻溪诗文选注》《荻溪故事》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著作。
他又为连环画《太平抗日风云录》编写文本,本书还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书展会。后来,他还参与了《相城区志》《相城英烈》《阳澄湖俗语》等书的编修工作。这些史料和著作为太平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办展馆,铭刻太平记忆。几年前,龚老师主动参与了荻溪文史馆、王皋故居、书证展室、抗战时期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等展馆的布展工作。作为展示资料编写的“一把手”,为了让展馆如期展出,他早出晚归,兢兢业业的编写、修改展示文稿。如今,荻溪文史馆已成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而老房子的搬迁,致使一些文化遗产实物不慎遗失,龚老师和同事们立即展开抢救,这些渐渐消失的老物件,被重新带回大众视野。
时至今日,龚老师也没有停歇,坚持每日伏案工作,认真阅读各种文史资料,仔细写下一条条批注。太平的历史,是一条缓缓的长河,龚老师就像一个寻宝人,他仔细认真地探寻着河流中的宝石,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收藏好、保护妥当。
他是太平历史的记录者,又是见证者。近年来,随着来太平老街参观的人日渐增多,龚老师每天穿梭在老街各处,带领游客走街串巷。他的讲述好像给老街的一砖一瓦赋予了生命。
今年上半年,80多岁的龚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扭伤了脚,本应在家休息的他又出现在了老街上,同事们都非常关切,请他在家好好修养,他却说:“前四十年,我把学校当家,现在这二十多年,老街就已经是我家,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在文史馆。”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阳光洒在他丝丝银发上,更显得祥和炽热。
他就是我们的“江苏好人”---龚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