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城市社区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社会健康运行的“零部件”和居民幸福安康的“家园”,将社区党建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落脚点和重要抓手,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面对新时代下“建党”到“党建”的时代需求变化,如何强化社区党建引领、着重提升组织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领域亟待解决的时代难题,而网格化党建正是回答种种挑战的重要现实选择,是新时代基层党建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与突破。
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和沣社区地处“五龙汇”“任港湾”商圈核心交汇区,社区下辖7个高档住宅区和6个商业综合体,居民约1.5万人,楼宇企业1100余家,从业人数约2万。辖区内各类商业综合体林立、新建商品房小区众多、各类商住、写字楼入驻率不断攀升,宜居宜业和创新创业的区域优势不断凸显,各类经济要素活跃,新业态、新生活、基层治理任务纷繁复杂。和沣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推进”,不断探索完善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聚合“大民生”,精准解决群众反映的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红管联盟:网格资源共享 治理品质提升
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每一个网格的建设情况决定着基层治理整体水平,和沣社区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服务做在网格中,以社区党组织为枢纽,以网格党建为抓手,密切联系各领域党组织和驻区单位,“网”住民心,赢得民心,有效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网格信息共享、治理措施落实,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2022年6月,通过整合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与崇川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南通市永兴小学、江苏濠阳律师事务所、南通汽车行业协会等多家共建单位形成了资源共结共享、互联互通的“红管联盟”,并在网格中成立了联合大党委。
从纵向看,“联合大党委”是党组织在网格中的“动力主轴”上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从横向看,它又是一个资源聚合点。通过这个轴点,机关党员下沉网格、社区党员浮出网格、区域党员融进网格、在职党员回归网格,同时以党组织为核心,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聚合于此,为基层治理搭建起良好平台。
万达华府5#一楼是和沣社区的“红管驿站”,“红色管家”们点燃违法建筑治理“强劲引擎”,参加南通市无违建小区和无违建社区创建行动。2022年4月29日,和沣社区因表现优秀,被南通市城市管理局授予崇川区唯一一个“无违建”社区称号!
创新“560”模式,用5治(治陋、治乱、治污、治危、治违)、6网(宣传、巡查、预警、处置、应急、矛盾调处)保证0增长(监控零死角、管理零盲区、违建零增长)。此外,运用“三步三动”工作方法,用“一宣传、二动员、三协拆”三步和“腿逐户走访宣传政策、动口反复动员群众自行拆除、动手协助群众及时拆除”三动,实现了分类施策、精准拆除。
“红管驿站”建立了大党委工作例会、业委会会议、矛盾协调会的“3+N”议事制度,由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小群体到大群体,从小事情到大事情,保障居民自治落地生根。打造“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精准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决”,形成了“有事要商量、遇事好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协商式“三步法”,让广大居民在城市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红管驿站”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网格党建的作用,针对小区治理的痛点问题,积极搭建共治平台,引导居民参与到方案设计、方案推广、方案实施等各个环节中,切实形成居民自我倡导的自治、共治氛围。
青兴力量:网格“培养皿” 服务“年轻态”
在和沣社区,有一群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的青年,他们在网格中凝聚青年力量,融汇社区碎片资源,立足居民实际,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探索试点“青马加油站”“喊喊树洞”等“码”上服务以及让“德者有得”的“文明存折”等特色便民服务项目,借助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多方联动提高回应居民诉求效能,致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有商有量强化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
2021年5月,和沣社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按团章规定程序成立且申请加入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的社区团校。一年来,和沣社区团校立足知行合一,让学习课程向“实践课程”延伸,把理论“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网格当做“培养皿”,引导青年团员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在反复摔打淬炼中不断成长的干事创业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这个毛巾送给您,只要将垃圾正确分类,就能获得积分,最后兑换成小礼品。”在和沣社区万达华府垃圾分类收集屋前,青年志愿者们讲解生活垃圾分类小技能和日常注意要点,普及四分法标准和要求,并邀请居民代表现场模拟投放分类垃圾。推动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和沣团校的年轻学员们,把社区居民拧成一股绳,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摆点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让居民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沣社区作为全区首批、街道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社区,凝聚多方资源,扩大朋友圈,共建同心圆,成立“莱芬行动组”,以“红色”力量助推垃圾“绿色”分类,通过开展“绿色先锋”“诚信主妇”“青春绿领”“金色少年”四大行动,在居民中推广“垃圾来分类 生活更芬芳”的垃圾分类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微网格”,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
青春的身影,穿梭于网格内的街头巷尾。一支笔,记录民情民意。一张嘴,化解邻里纠纷。胸前的党徽,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他们也是一群平凡的青年,只是网格长这个身份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在“勤学-深思-善用-悟透”中拔节成长,在理论结合实际中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参与处理各种事务中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让网格服务充满“年轻态”,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鲜活力,为网格化治理奉献青春力量。
雁群齐舞:服务零距离 网格有温度
“雁阵”指雁群在飞翔时所摆出的人字阵或一字斜阵,这样的阵势能够保证它们的飞行效率最大化。和沣社区的每一名党员都是飞翔在网格里的红雁;和沣社区,每一名党员都是照亮网格中千家万户的一束光,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让服务零距离,让网格有温度。
“网格”的力量有多大?春风渡小区的一件事可以告诉答案。自2020年交付后,春风渡北车库出口一直就成了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点,随着入住的居民越来越多,大家对开发北出口的呼声越来越大,社区网格长当即整合物业、城管、建设等部门资源,清理了建筑垃圾,开发了北车库入口。出入口畅通了,百姓的心里就顺畅了。
将党建工作资源和社会管理服务高效整合,正是“网格化”社区党建的一个重要作用。
7月11日晚,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当天下午,在南通市崇川区深南路一家门窗店门口,有位老人坐在路边休息,当时室外温度高达38度,正在店里工作的邢师傅看到了老人在高温中不停出汗,及时将老人请进清凉的店内,这充满爱心的举动,让炎炎夏日变得清凉了起来。门窗店负责人王伟说:“我们是和沣社区的党员,我们这个团队一直都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赋予社会正能量的事情。”
网格,不仅是服务之网,也正成为汇聚民意之网。“书记,我有个建议,我们城市社区,要有自己的特色文艺活动,要开展高品质的健身活动,比如瑜伽、唱歌.....”“书记,我们晨舞队的音响接触不灵了,需要换一台新的......”在网格“幸福邻里”交流会上,居民们正为社区的工作建言献策。会后,社区党支部整理好居民的建议汇总后进行逐项落实。让人欣慰的是,辖区网格内的瑜伽教练、舞蹈老师、声乐老师听闻此事后,纷纷表示愿意带领居民一起开展文化活动。
把所有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所有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党员、群众参与自我管理和社区服务中来是和沣社区开展网格党建的理念。本着这个理念,网格党支部深深扎根在了群众身边,由一开始的社区“单向服务”变成现在的党员群众、辖区单位的“互动沟通”,极大地提升了网格党建工作的渗透力。
一网情深,格格有爱,和沣社区把群众的需求当成“指南针”,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窝里,通过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为党员群众提供精准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让群众感觉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心中,做到了“党建+网格”,让居民幸福“满格”。
(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和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