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卞小燕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会议上,盐城荣获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有地有人有机遇”的优势,盐城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和探路者,不断在新赛道上赛出高水平高质量。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达7079.8亿元,增长4.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个、1.8个百分点,为 全省“勇挑大梁”作出盐城贡献。
全力以赴“拼经济”。3月27日,盐城召开工业强市推进大会,坚定不移把工业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我们必须把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作为最核心的支撑。”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说,“盐城的发展,唯有经历工业强市的淬炼,才能够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创造出更大优势。”3月底,总投资100亿元的晶澳科技项目在东台开工建设,一同开工的还有芯华睿功率半导体、世慕特种防护用品、电子信息绿岛等12个强链补链项目,这是盐城工业强市推进大会召开后首批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
1至3月份,盐城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贷款余额等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全市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2669.7亿元,同比增长 15.9%。规上工业开票销售2158.7亿元,同比增长10.5%。不断跃升的数据曲线,意味着盐城工业强市重大战略稳步推进,正向着工业经济总量过万 亿的目标加速冲刺。
对盐城来说,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工业,参与区域竞争的焦点在工业,优势发挥的着力点在工业,抢抓万物互联时代的重大机遇也在工业。今天的盐城,千亿级产 、百亿级企业、亿元级税源、国家级品牌等都主要集中在工业。未来5—10年,盐城的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仍将主要产生在工业领域。
在“工业强市”的宏伟蓝图中,盐城奋斗目标明确:主动顺应集群化趋势,打造更加开放、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主动顺应高端化趋势,打造量质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实践地;主动顺应智能化趋势,打造乘“数”而行的数实融合发展先行区;主动顺应绿色化趋势,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主动顺应服务化 趋势,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升级融合发展样板区,并以集群化的产业体系、高端化的产业标杆、顶天立地的企业主体、标识鲜明的产业品牌、优质营商的发展环境这 “五强”,作为贯穿“工业强市”全局的主线。
民营经济是盐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和就业增收的主渠道,贡献了盐城市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的进出口、70%以上的投资、 70%以上的就业、75%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创新主体。在前不久召开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投资项目推介会上,盐城发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支持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65个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涉及商务商贸、文旅康养、产业园区、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拟吸引民间资本700亿元。
让更多的企业落户、成长,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服务比政策更长久。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盐城市2023年“盐诚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出台,全市11个板块和13个部门全面打响“盐诚办”服务品牌,开设12345“一企来”专区和线上服务企业“直通车”,实行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 全力当好企业“最佳合伙人”。
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的感知力最为敏锐,区域经济的“活力指数”是他们关注的焦点。4月21日早晨,受盐城市委书记周斌邀请,德国巴斯夫、新加坡金鹰、以色列纳塔力、美国伟事达、日本伊藤忠商事、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等跨国公司、机构组织的代表在盐城迎宾馆九龙厅围桌餐叙,围绕盐城这座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优势和机遇展开对话。
“盐城拥有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物流优势、‘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能源优势和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发展势 头蒸蒸日上。”周斌说,当前的盐城,正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投资目的地和重要产业基地。面对面的交流、情真意切的互动,在轻松畅谈中彼此打开心扉。盐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政府部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坚定了外商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餐叙,仅是“跨国公司驻沪总部盐城行”春季活动。为了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让更多海内外企业家共同见证盐城发展前行的强大活力,增强“选择盐城”的信心,盐城筹划了四季“跨国公司驻沪总部盐城行”活动,计划年内邀请100家跨国公司走进盐城,感受国际湿地之都的四季风情,携手共创这座沿海绿城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