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易 敏 鲍 瀛
江苏经济报记者 吉文化
11月以来,发往欧洲各国的出口订单陆续从江苏三吉利循环产业园发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里是国内率先采用绿色工艺生产邻苯二酚联产对苯二酚的企业。“根据目前的订单量来看,全年出口额预计将突破8000万元,是去年的8倍。”江苏三吉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标信心满满。
发展信心源自人才、技术支撑。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连云区以产改试点企业为龙头,推动产业工人科技型转型、定制职工“安+”举措、完善沟通协商机制,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添力赋能。
做强人才培育为绿色产能注入科技芯
在三吉利,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契合点被精准定位,建立技术与管理双通道晋升制度、职工技能定级考试与职称、学历提升制度,70余位企业职工通过选拔培养,成长为管理、技术人才。
以承担“面向溶剂循环利用的蒸汽渗透膜与应用技术”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当前该企业正着力实施“匠人匠心”计划,打造“王恒启劳模创新工作室”,搭建领军型、创新型、技能型产业工人矩阵。通过“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芳香族化合物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运作,已创造经济价值600多万元;划拨专项经费,鼓励劳模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各类成果100余项,助力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据了解,围绕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连云区先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统筹发展现代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工人教学实践改革,为实现产改“全覆盖”构筑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区3.1万产业工人中,技能人才已达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突破5000人,形成了科技带头人、研发骨干、岗位精英“三位一体”的人才梯队。
做优职工待遇为新兴产业留住开创者
食堂新请了两位家乡来的厨师,这让另一家产改试点企业——恒鑫通矿业的近200位山西籍职工喜出望外。原本吃不惯当地菜式的职工,迎来了主食不重样、副食多样化、一日三餐都是家乡味儿的“舌尖幸福”。“公司工会还会定期开展食堂满意度调查,及时协商调整菜色和餐标,我们吃饱吃好安心工作。”
围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连云区推动预计年销售收入30亿元的盛和新材料、预计年产值15亿元的恒鑫通矿业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全力构筑沿海新型临港产业高地。紧跟企业入驻步伐,连云区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以职工权益维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为重点,“一企一策”实施“安+”工程,带动职工满意度不断提升。
“针对外地职工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安+’计划里添加了‘反向探亲’福利,为长期无法离岗休假的职工提供与家人团聚的便利。”恒鑫通工会主席胡绪永介绍。
按照3人间标准,配置了空调、宽带、24小时热水等生活设施;职工每2个月可享受探亲假,往返路费公司报销;新建健身房、职工书屋等活动室,运动器械、精品读物一应俱全……这样的“小欢喜”伴随着“安+”系列举措的落地不断涌现。同时强化资源共享,依托园区骨干企业资源,集约化打造“红卡·暖心驿站”“学习中心”等功能阵地,切实解决一批中小微企业无力建“家”的实际困难。
做实协商机制为企业职工撑起保护伞
从热轧分厂操作工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乐合金集团一线工人吴坚感觉自己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作为“代言人”成为企业“微”协商会友室的骨干成员,见证了讨论出台新修订的《职工手册》、形成职工工资逐年递增5%决议、投入20万元打造600平方米职工活动室、与临近的板桥街道深化村企共建升级“家”文化等一系列协商成果的诞生。
作为全区老牌龙头企业,自被确定为产改试点企业以来,华乐合金坚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轴心,着力在构建民主管理制度体系、职代会规范化运行、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健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创新,为“产改”工作赢得宝贵经验。
运行“微”协商会友室便是该企业高效率开展民主管理的关键环节。“谈深、谈透、谈成功”,在工会主席会客厅的基础上,企业开设“微”协商会友室,每周定期与工友谈心,广泛听取工友建议,形成协商诉求,在完成集体协商前置程序的同时,尽快帮助工友解决“急难愁盼”,有效减少群体性纠纷出现。
“针对3种类型51家试点企业,我们初步培育形成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点为核心、6家规上区级试点企业为样板、10家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的‘1610’‘产改’示范线,涌现出一批生动的连云实践。接下来,我们要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围绕核心产业领域,强力推进港航服务业、生产制造业、楼宇企业、省级开发区等产业集群集聚区的‘产改’工作,全面助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连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程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