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张家港: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2022-02-21 06:35: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张家港市深入贯彻“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苏州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

健全体制机制,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筑牢“共同缔造”基础

当好领头雁,夯实组织力。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市委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各区镇、街道主要领导任成员,奠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坚强保障。组建十支专班队伍,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专班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城管局局长任副组长,抽调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供销总社、市融媒体中心等单位骨干为成员。各区镇、街道分别组建镇级垃圾分类工作专班。配强百名精干力量,市镇专班工作人员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积极开展调研走访、宣传培训、检查督促、执法指导等各项工作,组织理论宣教、实务操作等活动千余次。

用好指挥棒,提升执行力。抓好日常考核。市分类办出台《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督查评价办法(2021年版)》,以区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督查考评,实行区镇(街道)“绩效榜”、社区(行政村)“红灰榜”等月度排名及媒体公示。抓好限期整改。建立“日、周、月”三报制度,确保每天有数据、每周有进度、每月有成效。截至目前,共组织督查920次,整改问题8300余项,整改率99%;编发每日情况372期、周报38期、月报11期;下发整改通知单87张、督办单18张。抓好主动曝光。制定《张家港市垃圾分类投诉督查曝光整改机制》,在张家港新闻、张家港日报、“今日张家港”APP等市级媒体平台设置“曝光台”,“张家港城管”微信公众号同步曝光。各区镇、街道在投放点位旁设立“曝光区”,在小区设立“曝光栏”,主动曝光垃圾分类不规范行为。

亮出机制牌,强化引领力。加强组织协同。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市镇两级垃圾分类专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考核等职能,加强对垃圾分类规划、政策、产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统筹实施。区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认真部署、经常过问、统筹协调,推动垃圾分类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社区(行政村)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汇集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力量,发动党员骨干、居民村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推动行业管理。坚持“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原则,推动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公共场所,融入各单位日常工作。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点评,每年度组织一次总结,形成常抓不懈管理机制。各类联合会、协会、商会等将垃圾分类作为主题工作,主动带头宣传,规范设施布设,发动职工参与。完善政策制度。主动对标国家、省、苏州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精神,出台《张家港市大件垃圾管理实施细则》《张家港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补贴办法》《张家港市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试行)》等配套制度和以奖代补办法,健全一套导向鲜明、推动性强、覆盖面广的政策体系。

突出科学管理,坚持以激活基层网格为支撑,构建“共同缔造”格局

落实责任制,增强传导力。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广大党员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引领者,市委组织部开展“时尚先锋”助力垃圾分类行动,联合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成立垃圾分类党建联盟行动支部,2021年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垃圾分类活动共计90余次。强化制度引领。突出全市“一盘棋”,市委办、市府办出台《2021年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明确全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全面建立市、区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部门和板块责任清单,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和各环节主体责任。强化激励引导。市分类办出台《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激励办法》等配套文件,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优秀单位、优秀家庭、优秀个人评比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激发基层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夯实强基础,提增战斗力。抓好分类投放。按照垃圾分类片区建设的要求,对分类投放设施查漏补缺,2021年全市新增290余个垃圾收集房、桶(设施)。开展苏州市星级小区创建和全市星级村庄评定工作,提档升级119个小区和20个村庄。全年开展分类投放入户宣传5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30万余份。完善收运体系。配齐车辆人员,全市配备车辆1000余辆、收运人员1800余人。提升场地配置,全市投运36个其他垃圾中转站、26个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中转暂存仓库和100多个村级暂存点。规范收运流程,公示分类收运时段、频次、去向和负责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和拒收拒运。灵活收运服务,在城中村、沿街门店等区域探索定点+流动+上门“三结合”收运法,满足投放需求。提升处置能力。投运大型终端,全市投运餐厨垃圾处理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稳定运行140万吨/年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新建2250吨/日市级焚烧厂。健全就地终端,全市建成投运8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个建筑垃圾分拣中心,区镇(街道)建成投运17座厨余垃圾处理站。

推动现代化,提升影响力。加快治理模式转变。垃圾分类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党的领导和政府服务纵深到底,发动居民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基层工作,建立多元议事、社会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实现“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的转型升级。落实片区建设任务。以区镇为单位创建全覆盖片区,在城中村、背街小巷、沿街店面、写字楼、港口码头、汽车维修行业、工矿企业等区域定时定人回收生活垃圾,层层落实分类管理责任,强化绩效考核评估。提升源头分类质量。居民小区严格按照“三定一督”模式推行垃圾分类,强化日常运维,落实奖惩措施,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培养“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良好习惯。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完成省级试点镇的建设工作,结合卫生镇、卫生村、健康村创建,提高分类标准。

突出为民宗旨,坚持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宗旨,擦亮“共同缔造”底色

宣传靶向化,增强引领力。加强社会层面重点宣传。制定《2021年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市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等部门以公益广告、新闻专版专栏、网上互动等方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和典型事例,加大普适性宣传和专题性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时尚先锋‘邮’我先行”市级机关垃圾分类减量宣传主题月活动,掀起全城动员、共塑文明的强大声势。强化行业领域精准宣传。市文明办联合团市委、市城管局组建“分小益”青年党团员垃圾分类志愿宣讲团;市分类办牵头开展书画大赛、同创共建等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市住建局、市城管局联合开展全市物业服务企业专题讲座;各区镇、街道相继成立镇级志愿者团队,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1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次。融合地域特色创新宣传。凤凰镇实施凤凰垃圾分类践行计划,结合凤凰河阳河恬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教及志愿者活动。常阴沙壮大“常小美”志愿者团队,拓展分支条线,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草根”宣讲员在田间地头宣传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利用早晚和节假日走村串户常年宣传,“按响门铃”“文艺汇演”等宣传方式层出不穷,分类理念家喻户晓。

提升满意度,增强凝聚力。推广志愿服务。建立市级志愿者服务团队,市城管志愿者协会组建一支800余人的垃圾分类志愿团队,团市委组建“分小益”垃圾分类志愿团队,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市城管局、市民政局组织3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在学校(院)、社区(村)开展宣讲,提升垃圾分类传播力。成立公益联盟。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公益联盟,全年开展12个垃圾分类专题项目;河东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联盟站投入使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进驻并开展活动,以站点为原点,辐射周边金融消费中心,扩大垃圾分类宣传同心圆。优化便民服务。乘航办事处探索“微公交”新模式,撤除原有2000余个零散投放点位,在老旧小区、沿街商铺人流量聚集区开辟2条线路、设置12个“微站点”,站牌上注明流动车路线及首末班收运、停靠时间,解决因公共空间狭小无法设置固定点位、店主投放垃圾不便等问题。各区镇开启垃圾分类沉浸式体验,主动为群众提供大件垃圾清运预约服务,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奖励,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推进信息化,增强新活力。完善信息化平台。稳定运行市级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平台,4个市级终端、18个就地处置终端已全面接入平台,各区镇、街道各类垃圾计量数据稳定上传,为精准研判垃圾分类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推进精细化管理。全市126个居民小区完成投放端信息化接入,完成率34.81%。市区61个社区(行政村)统一接入垃圾分监控信息平台,并同步开通探头“喊话”功能,通过“人防+技防+曝光台”相结合的方式,移交乱投放线索,严格执法查处,实现“24小时”联动管控、高效处置、全程留痕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全流程监管。各区镇因地制宜推进投收运处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在分类处置终端添置智能称重和监控系统,并对接“易丢丢”APP平台,实现废品和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南丰镇将瑞丰社区的评价积分系统和永联村的智能垃圾分类溯源功能相结合;杨舍镇对分类收集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运用GPS定位技术对分类运输车辆实时监控。 侯芳 车溢 潘学信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