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长芦街道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聚焦培养长芦本土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提升社工站(室)深度融入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近日,长芦街道社会事业办联动社工站带领城市管理办、社区社工一行29人前往昆山、相城参访学习先进经验,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带着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如何在社工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社工室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平台作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性等问题。第一站来到昆山市花桥社工站,在社工站副站长张先锋的陪同下参观了食物银行、闲置物品交换中心、社区会客厅、站委会议事厅等各个功能区,详细了解了社工站有关资源利用、政社联合、品牌传播、民生顾问角色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着重介绍了社工站作为政社互动的重要平台,是如何融入到社区治理当中,并发挥为社区减负增能的积极作用。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设备、数字社区的理念与实践在社会工作中一再被提及,花桥社工站建立了“智慧花·瓣”小程序,对覆盖范围内的居民志愿者队伍、居民活动等情况进行精确的掌握,同时通过小程序的反馈,剖析居民生活方式,引导社工站提供服务的方向。
参观第二站开到相城区元和街道社工站,负责人于淼详细介绍了“12345”为建设理念,依托四大服务阵地,在地构建“站室联建、需求联网、五社联动、服务联心”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体系。通过激活政府购买、社会购买、慈善资助等多种方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专业、贴心和便捷的综合服务。
最后,参访团一行来到了元和街道朱巷社区,在朱巷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访团参观了“海豚书屋”“小象电台”等儿童友好服务空间建设,聆听了朱巷社区持续打造的“大巷”“小象”“屋里厢”服务品牌,学习了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的优秀做法。
通过本次参访,为长芦街道社工站品牌建设和社工服务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长芦街道将继续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新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联动作用,推动街道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吴梦洁 胡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