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央行1月17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开展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中 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调整不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央行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 义,对各类市场价格均会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1月MLF到期规模为5000亿,也就是意味央行此次超额续做MLF。整体看,本月超额续作MLF并实施 降息,超出市场预期。
那么央行为何此时降息?对市场有何影响?下一步货币政策将如何操作?
为何降息?
去年两次降准后流动性并未出现大幅宽松,货币政策“量”宽松的意义减弱,市场更加关注“价格”信号的指向意义。但由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品种丰富,因此需要从中遴选合适的指标来代表“价格”信号的变化。
央行多次指出,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有效实现操作目标。可见逆回购与MLF利率才是央行认为的政策利率信号。
1月17日,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记者采访了解到,央行此次降息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经济下行压加大,货币政策需靠前发力稳增长。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季度同比增速连续回落。
2021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货币政策降息即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受国内散发疫情加重、原材料等成本高企、经济周期性回落压力仍大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或仍处于4%左右的偏低位置,这意味着二三四季度国内GDP稳增长压力较大,货币政策需要加码护航。”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
人民银行去年3月发布的工作论文《“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的测算研究》称,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5.7%,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显然,现在GDP增速已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二是一季度是降息的窗口期。国外看,受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影响,2022年3月份以后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的概率提升,美联储加息后会对我国降息形成一定制约。国内看,通胀压力尤其是PPI进入下行通道:2021年12月PPI上涨10.3%,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
东 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在高通胀压力下,今年美联储将加快政策收紧步伐,其中包括可能在年底实施缩表,甚至最早3月就可能启动加息。由此,为避免国 内降息与美联储加息“撞车”,进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下行压力,央行1月降息落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
三是降息有利于缓解银行面临的“三大约束”(流动性、资本、利率),增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与意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伍超明表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201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低位水平,加之疫后商业银行利润增速远不及疫前水平,银行让利空间已偏小,当前缓解银行利率约束、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需要适度降低政策利率中枢。
华 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称,市场对降息的必要性讨论没有分歧,如经济处于潜在增速之下,微观主体活力和信心不足,通胀压力尤其是PPI进入下行通道,房 价制约不再甚至需要需求端托底,政府债务利率也需要压降等。当然降息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资产负债表衰退”。在这种情况下,降息有必要性,但结构性 政策能够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并且撬动信贷需求,可能是做加法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MLF操作额度为7000亿,超额续做2000亿,旨在缓解春节前的流动性紧张。此外,在央行此次操作前,市场对降息已有一定预期,不过市场大多预计降息幅度为5BP,而最终降息幅度为10BP,超出市场预期。
张继强称,从之前降息周期经验看,2019年降5BP(引导LPR报价下行),2020年两次分别降10BP和20BP(对冲疫情影响)。可见如果降息目标是稳增长,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有一定的力度,10BP的幅度可能更合适。而且中美政策错位的大背景下,留给央行“小步慢跑”的时间不多。
市场影响几何?
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调整具有风向标意义,对资金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汇率市场甚至股市价格均会产生影响。
张继强表示,前期利率下行,从MLF与存单利差来看市场已经隐含了不止一次的降息预期。好在本期降息时间靠前、幅度达到10BP,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整体略偏正面。
先看资金市场。Wind数据显示,1月17日上午DR007徘徊在2.18%左右,相比上一交易日下降约3BP。
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短期政策利率。央行通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使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等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降至2.1%后,DR007也将回落至2.1%附近,市场利率中枢将有所下行。
债 券市场方面,央行降息消息公布后,1月17日国债期货全线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9%,2年期主力合约涨 0.03%。上午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债券收率出现回落,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上升。在债券市场上,债券收益率与债券市值成反比:当收益率 走低时,债券市值上升,债市走牛;反之则是走熊。
张继强表示,短期经济惯性下行,疫情对消费有冲击,房地产尚未确认行业底,后续需要提防信贷“开门红”,债市风险还不大,但降息落地后,政策想象力弱化。
信贷市场方面,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的LPR由各报价行按照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换言之,LPR=MLF利率+加点。
此 前在去年11月份降准之后,1年期LPR下调5BP,但5年期LPR未做调整,主要源于银行成本降低幅度不足以驱动1年期、5年期同降,而且容易传递过强 的房地产放松信号。但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的问题不仅仅是房企信用危机,需求端也已经明显弱化。本次降息之后,1年期和5年期LPR都将同步下调,贷款利 率(包括房贷利率)也将有所下降。
股市方面,17上午A股三大指数均上行。张继强称,上周市场开始反应稳增长低于预期担忧,本次降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短期战术性重点关注政策受益、逆境反转、CPI上行等板块,中期关注高景气行业,进入二季度之后增持可选消费及中游制造行业。
汇率方面,由于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2022年预计我国国内各方面支持性政策发力将适当靠前,收缩性政策慎重出台,而美联储迫于全面通胀压力可能加速货币政策紧缩步伐,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分化程度大概率将会加大。在此背景下,预计2022年中美利差将进一步收窄,但这是否足以逆转外资流入中国的势头尚不确定。同时,美联储相对其他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领先优势将影响未来美元走势,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货币政策后续如何操作?
去 年12月27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 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 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后续看,市场预计央行仍可能降准。张继强表示,降息兑现之后还不意味着真的利好出尽,关键信号还是在于宽信用效果如何,核心观察指标是PMI和社融,降准仍有机会,结构性政策逐步成为主角,但结构性政策运用的多,也会产生溢出效应。
王青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未止的情况下,难言本轮货币宽松将止于此次降息,后续货币政策走向仍需密切观测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
招商证券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暴露出的“预期弱”问题,在三大挑战中最为棘手。“预期弱”将削弱企业经营意愿,导致更大范围就业问题的产生,最终对“稳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鉴于降息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意义,央行选择调降MLF利率,可能多从提振企业预期、稳定就业来考虑。如是,近期央行可能还会推出降准、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等多项政策措施,集中火力扭转市场预期,“春季躁动”行情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