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江苏首份“半年报”出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2%——
双循环更趋畅通,新动能加速成长
记者 李睿哲 李晞
利好消息伴随经济复苏的号角,在盛夏时节传遍江淮大地——
6月16日,赛迪研究院对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68家国家高新区进行分析评价,发布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江苏共10家高新区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
“6·18”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每逢这一年中购物“盛典”,江苏都稳居全国消费增长前三,今年也不例外。不止于此,7月1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消息:国内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中,南京一举夺得全国22个万亿GDP城市“头筹”。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二、三产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回暖的脉搏跳动得愈加强烈。展开“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首个“半年报”,江苏以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国增速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6.9%的“成绩”,写下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渐趋常态’的良好态势,多数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优于2019年同期,双循环体系更趋畅通,新兴动能加速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省统计局负责人评价说。
宏观指标趋势向好,经济恢复已达疫情前水平
据7月18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5.8亿元,可比增长4.5%;夏粮生产再获好收成,较上年增产0.695亿公斤;夏粮面积实现4年来首次回升,较上年度增加26.2万亩;畜禽产能持续恢复,仅累计出栏生猪头数就同比提升81.1%……令人喜悦的田园牧歌,唱响了江淮大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序曲。数据显示,省乡村振兴局挂牌的同时,上半年我省一产增加值达1590.26亿元,同比增长3.5%。
如果第一产业是管窥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作为制造服务大省的江苏,二三产业加速回暖则带动宏观指标迅猛拉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5199.63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9%。
分领域观察,第二产业增加值24317.12亿元,同比增长16.5%,两年平均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9292.25亿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6.4%。
工业和服务业的“强势抬头”,带动生产指标持续上行。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两年平均增长10.8%,较2019年同期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1-5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7.2%,两年平均增长15.1%,比前4月高出1.4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高出6.1个百分点。
生产供给体系稳定、商品服务供应充足,保障了民生基本诉求,创造出更多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得益于生产端持续恢复,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仅同比上涨1.2%,远低于3%左右的年度控制目标。经济活跃度加快回温,也令全省劳动力市场“吃下定心丸”——统计显示,一方面,6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7%,创下2018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而另一方面,上半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77.97万人,仍保持着全国第一的水平。
回望上半年,此前由疫情造成的经济波谷已基本“熨平”。“从宏观指标看,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9%,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上半年6.5%的同期增速,表明经济恢复已达到疫情前水平。”省统计局负责人说。
内外需合力提振,创新引领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今不仅反映着需求侧的提振,而且正成为观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面镜子。在此过程中,不论满足需求抑或创造需求,创新,一直都处于绝对的“C位”。
在苏州,作为“一号产业”倾力打造的生物医药,眼下有个“发展雄心”——打造国际知名、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中国药谷”。而正如生物医药是苏州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的“着力点”,新兴动能的增长已成为江苏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令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我省兴趣大增、带动重大项目同步推进的关键。
根据“半年报”,在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1.2%、平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的“大环境”下,相关产业的发展面貌也加快重塑——1-6月,全省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6%和27.7%,两年平均增长16%、14.7%,高于2019年上半年增速8.7个与8.4个百分点。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7%,较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上半年服务业快速升温。火热的景象,集中表现为资本对产业“含新量”的青睐,和社会需求与企业效益的加速释放——
1-5月,仅省内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6.7%和2.9倍;上半年与居民生活关联度更高的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速8%、平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也与涵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在内的“三新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数据显示,1-6月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5163.4亿元,同比增长16.2%。
在投资驱动产业发展、促使市场回暖、吸引百姓消费外,拉动经济增长的外需亮点同样颇多,其中也不乏创新要素的刺激——
上半年,全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1%,两年平均增长7.2%,平均增速较2019年同期高出1.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贸易结构更趋优化,将更高附加值留在国内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0%,占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8%。而各类出口货品里,“含新量”更高的电子、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的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涨幅分别达13.9%、33.5%和30.6%,进一步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提供了动能。
市场主体信心恢复,“百姓富”成色更加鲜明
经济回暖利好的消息、结构调优带来的收益,最终传导向作为经济构成基本单元的市场主体与平民百姓。
早在“半年报”发布前的7月7日,省工信厅公布的工业运行报告就已显示,1-5月江苏工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好转,市场竞争力逆势提升。今年前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34.8%,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提高80.7%,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长24.9%,高于2019年同期28.9个百分点,步入利润增长高于销售增速的高质量发展轨道。1-5月全省规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14.7%,两年平均增长16.3%,高于2019年同期18.6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升,此次“半年报”进一步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保持在高位运行。以数据为例,二季度,全省企业景气指数达135.0,同比上升20.4个点;而企业家信心指数则达到136.2,同比上升21.2个点。
市场主体看好未来的同时,百姓获得感也在经济回暖中放大——
来自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7.8%,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5.5%,两年平均增长9%,跑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其平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定复苏、回暖向好的良好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省统计局负责人表示,但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部分领域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仍需付出较大努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夯实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