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樱花树下的致敬:医学院校师生深切缅怀“无语良师”
2022-04-05 19:4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胡亮 孙艳 王雪晴 王雪梅)4月5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命科学馆前、樱花树下,学生代表们饱含深情的朗诵《生命的永恒》,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哀思,并向他们的大爱情怀和无私奉献致敬。

“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他们无法言教,却用身体之躯带领学生们开启医学智慧的大门,被医学生们称为“大体老师”。“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向我们传授知识,却用自己的身体告诉我们人体的结构、器官的形态、脉管的走向。在教会我们医学知识的同时,更在精神上引导我们乐于奉献。”谈及“大体老师”,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秦怡同学充满敬意。

在缅怀活动现场,学生代表2019级医保班涂一涵同学分享主题团课《毕业时,请把我的爱留下》。讲述的是“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康达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程凯同学的先进事迹。程凯同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将遗体捐献给母校供医学研究使用,她的名字与其他捐献者姓名一起镌刻在了学院生命科学馆三楼的“无语良师”纪念墙上。院长张前德高度评价程凯同学和“大体老师”的博爱情怀,“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之驱,教同学们宝贵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用无私的奉献,为后人诠释短暂生命的意义。他们的生命犹如铺路的基石、拓展了宽度,在师生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每年开学初,康达学院都会组织青年医学生们在生命科学馆开展“入学第一课”,领略医学气息,感受生命奥秘。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有一只特别的队伍,他们是康达学院“生命之约,大爱传递”志愿服务团队。该团队连续九年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向广大市民科普捐献知识,向社会人群倡导大爱奉献理念。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百强实践团队”、连续四年荣获“江苏省博爱青春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江苏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等荣誉。今年3月初,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与雷锋车同行 共建文明港城”连云港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主题宣讲。“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我们希望用专业的角度去讲解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通过阳光义诊和医学科普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遗体器官捐献宣传效果。”宣讲团成员2019级康复医学专业李承一同学介绍道。

据了解,自2014年成立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遗体接受站以来,学院已成功接收120例遗体捐献。每年清明节前后,康达学院都会组织师生开展追忆“无语良师”活动,以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敬仰和感恩,教育和激励广大医学生尊重生命、涵养大爱情怀。

标签:遗体器官;捐献;学院
责编:顾炎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