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陈益)随着造修船企业退出、图斑整治行动有效推进、土地政策收紧等,泰州市海陵区坚持迎难而上,立足发展新特点,聚焦乡村治理新业态,积极探索“融合式党建”,倾力打造生态经济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
坚持以党建强引领,班子“犇”起来
注重“三农”人才培养,着力优选一批“带头人”,培养一批“接班人”,联合一批“合伙人”,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选优“头雁”,率先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采取全员纳入、积分管理、划分职级的方式,引导村书记专职专业、专心专注从事农村工作。突出培强“强雏雁”,充分运用“双周五学习加油站”“每月一讲”等载体,滴灌式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强化村(社区)“两委”、“双强型”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素养。突出建好“雁阵”,创新实施涉农社区与行政村结对共建,深化村企联建乡村振兴项目,落实村企人才交流计划,培育壮大“三农”人才队伍。
坚持以党建促治理,村庄“靓”起来
以党建助推乡村治理,形成“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致力老庄台出新,扎实开展行政村老庄台综合整治,排出问题清单,列出序时安排,持续攻坚克难,坚持整一片成一片,全面提升老庄台宜居品质。致力样板河打造,全力推进生活污水治理3P项目工程建设,确保村庄污水处理全覆盖;创新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双河长制”,着力打造样板河道。致力乡村路提升,实施农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安全出行的新期盼。
坚持以党建添动能,产业“强”起来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立足资源禀赋,走好特色产业之路,释放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坚持典型引路,推广“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采取政策引导、支部包片、党员大户带动、农产包销等方式,引领农户“抱团”发展,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坚持科技带路,与苏中市场合作引进山东寿光规模化种植技术和人才,以实施孙金“圣女果”项目为契机,构建“产品自主试种,技术龙头支撑,规模化合作推广”的特色农产品培育链条。坚持产业铺路,以唐甸村国家特色田园乡村为契机,充分挖掘乡村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功能,打造集民宿经济、田园采摘、民俗文化表演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