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黄桥入选!全国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公布
2024-07-01 16:0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相城区黄桥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位列其中。

黄桥街道自2020年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集约优先”的原则,着力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努力构建“环境宜居宜业、农田集中连片、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落地落实落出成效。

黄桥街道是典型的城乡融合型乡镇,整治前总体呈现耕地分布零散,建设用地内部生产、生活用地交织,产业用地利用低效,河网水系发达,生态基底良好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黄桥街道深刻把握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在南有虎丘湿地公园、北有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西有西塘河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以中心河为中轴线,打造贯通南北湿地的绿色走廊,加强南北湿地公园的联系,构筑一个围绕东部城镇集中建设区的C形生态保育区,构建“以产业研发片区为中心,南北湿地、西园东城”的空间布局。

自项目启动伊始,黄桥街道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格局。

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空间优化相结合。坚持“总量减少,盘活流量”的原则,充分发挥流量空间促进国土空间整合、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提高耕地保护水平和土地需求保障能力。

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整治相结合。结合“331”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拆违控违、消除“散乱污”,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

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产业兴旺相结合。以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苏州市产业用地“双百”行动先行区为抓手,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土地要素盘活流转。

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切实防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阶段性的流失和质量降低,确保每年度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在统筹规划同时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共建共享整治成果,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阶段进展

农用地整理:完成大庄村、生田村、胡湾村整治面积5195.61亩,经验收确认新增耕地154.55亩。

建设用地整治:完成生田村、大庄村面积66.10亩,经验收确认新增农用地66.10亩,其中新增耕地56.52亩。

生态保护修复:完成洋棚头浜等12条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整治修复河道12.56公里;完成绿道行系统工程,建设绿道12.8公里;完成“三横三纵”生态廊道畅通工程,修复面积亩570.02亩,确认新增农用地178.41亩,新增未利用地338.16亩。

公共空间治理:完成生田村治理面积351.78亩,开展公共空间、公共绿地、环境小品规划,增补提质了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了开放空间节点的布局。

2022年7月,试点方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6个项目,通过了区级自验、市级验收和省级备案。目前,剩余项目正在申请综合验收。

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黄桥街道为全力推动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积极推进工业用地保护更新工作,初步实现了工业用地的减量增容,将现状工业用地从6300亩缩减至3600亩,同时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激活土地利用新动能。

耕地保护不断加强。通过对西部片区实施农用地整治,围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设,耕地数量从285块减少到94块,共计新增耕地1800亩,提高了耕地集中连片度。通过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壤培肥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整治、生态廊道建设、公共空间治理、慢行系统修复等工程,形成了生态用地布局和蓝绿交织的城乡生态网络。

乡风文明得到传承。通过对渔文化、桥文化、荷文化等其他文化资源进行重塑,并利用历史遗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公民爱护历史文化、保护人文自然资源的意识。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黄桥将持续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推动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图/文 相黄萱)

标签:
责编:燕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