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宁思念”和生态葬推动了什么
2022-04-08 10:56: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各位亲人可以长按识别图的二维码进入云祭扫”“爷爷的云思念空间已创建”“已云上祭奠过父母亲,送过花”……清明时节,南京市民包先生的家族微信群里不 断出现“云祭扫”“云思念”的字句,响应不息,这是往年此时从未有过的场景。包先生是南京本地人,大家庭有三四十人。近几天在南京,类似的情节并不罕见。

疫情下,以“宁思念”为代表的云祭扫,在“反常”之中平添了来自网络世界的感恩与温情,加快了南京人身后事的“互联网+”服务升级,推动了文明祭扫乃至殡葬改革的进程。

如何通过殡葬体制改革,让逝者“逝得其所”,让亲友“祭得其宜”,令江苏的殡葬业更加生态和文明?南京“十三五”以来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提供了诸多现实的答案。

数字化的温情抚慰

对于近千万南京市民来说,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颇为特殊。清明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上坟”,是近四十年来的首次。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南京市范围内所有公 墓和纪念堂关闭,一切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网上“云祭扫”成为市民首选。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创建的“宁思念”是目前该市访问量最大的“云祭扫”公益平台。据统 计,截至4月5日,“宁思念”累计接待祭扫人次110.5万,2021年清明假期是48.1万,增长了一倍有余,而2020年几乎为零。

今年“云祭扫”人数大幅上升的省内城市不仅是南京。清明期间,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等11市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据省民政厅统计,截至4月6日,江苏各地累计接待现场祭扫者仅为去年同期的5%。全省各地殡葬服务机构开通网络祭扫平台76个。

2020年,南京市殡葬管理处正式推出互联网祭扫平台——“宁思念”。市民可以通过“我的南京”APP或“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进入这一平台, 可创建、查询逝者的云上思念空间,网上祭扫。其功能有献花、点烛、献果、供品、祭拜、寄语等,几乎囊括了现场祭扫的所有需求。今年清明恰逢疫情新一轮散发 期,在前两年运行反馈的基础上,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今年3月10日开始推出了“宁思念”3.0版。譬如:新增了殡葬办事指南、祭扫业务查询等功能,市民基本 只需十来分钟就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网络祭扫,体验感进一步提升。据最新统计,迄今已有百余万名南京市民在“宁思念”平台在线祭扫。

“宁思念”之外,该市的一些地区还增设了多元化的云祭扫通道。如:溧水区殡葬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了“在线绿色祭扫”功能区,首创“网上纪念馆”。亲友可在其中发布逝者的文章、实物作品、视频等,介绍其生平与精神世界,不但追思人物本身,更追思人的热爱与精神。

从树葬到生命园

去年6月1日,《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提倡和鼓励节地生态安葬”“编制殡葬设施建设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公益性骨灰堂以及节地生 态安葬建设项目”。实际上,自2016年国家推行殡葬改革以来,我省即大力引导推行“节地生态葬”,此次不过是首度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对于人口密 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缺的我省而言,“节地生态葬”显然已成为殡葬改革的标志性领域,也是“南京实践”的焦点所在。

去年清明前的一天,细雨绵绵。南京市溧水区大仁山麓,矗立着一座传统殿堂式建筑,庄严肃穆,春雨之中松柏苍翠。这不是风景区,也不是博物馆,而是大仁山生命园。

“生命园”,即现代升级版的殡仪服务机构+墓地,也是生命文化教育的场所。2019年4月建成的大仁山生命园,邻近246省道,面积逾21万平方米,依山 傍水,景色秀丽,交通便利,总投资约1.1亿元。这在南京新建的生命园中颇具代表性。溧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近年来南京市发展最为迅速的开发区之一,土地开 发不断加速,老旧坟茔迁移量持续增加,殡葬问题一度成为民政服务的新瓶颈。

从树葬、纪念堂到生命园,十余年来,尤其是近五年间,南京节地生态葬的公共服务场所不断增加、条件不断优化、服务不断细化,几乎填补了从城市、新区到乡村 的空白。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提供数字,该市新改扩建公益性骨灰堂57座,新增格位53.3万个,全部免费供居民存放,乡镇立体式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覆盖率 100%,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南京的变化是全省变化的典型缩影。江苏省民政厅官方网媒透露:“十三五”期间,全省13个设区市及56个涉农县市区均编制了殡葬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完善了 殡葬服务网络,补齐设施短板。其中,节地生态葬设施成为重点。2016年至去年,全省各地建成749个公益性安葬设施,其中公益性公墓429个、公益性骨 灰堂317个,新增69.7万个墓穴和87.7万个骨灰存放格位。至去年9月,全省实现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乡镇全覆盖。

鲜花和生命晶石

近五年间,在持续以政策引导生态节地葬的同时,南京的殡葬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

初春的长江北岸,老山余脉二龙山满目葱茏。在这座南京市浦口区最大的经营性公墓,山间无数墓碑下,山坡众多纪念堂外,都由公墓工作人员代为陈放着祭扫故人的鲜花。

这座公墓占地45亩,建有8个公益性骨灰纪念堂,格位4.2万个。均为2015年后新建,其中2019年新建7个。记者看到,每座纪念堂 1000-2000平方米,每一列高约3米,6层左右,整洁寂静,空气中飘浮着微微的香气。负责人介绍,自纪念堂建成投用以来,每年清明时节,堂外都摆放 着几百束素洁的花朵,而且逐年增加。

“生命晶玉”,是目前南京的最微型安葬方式。南京雨花功德园去年推出这一服务,市民可为逝者申请,最终将生命晶玉安葬于园内或随身携带。这一殡葬服务在世 界范围内也出现不久,通过现代科技,逝者骨灰可形成一种结构稳定的结晶体,长久保存。加工后,骨灰将缩小至原体积的10%左右,为节地生态安放提供了可 能。而生命晶玉的形态和色泽独具美感,制成饰品,能够为亲人留下最后的思念。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