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半年报收官,A股3900多家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备受关注。
前十名最赚钱公司均为金融企业、上市金融企业利润占据“半壁江山”……上半年,在响应国家号召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背景下,银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但仍是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板块,这折射出哪些问题?应如何看待金融业的高利润?
工商银行净利润1497.96亿元、建设银行净利润1389.39亿元、农业银行净利润1091.9亿元、中国银行净利润1078.12亿元……万得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前十名最赚钱企业均为金融企业。
据中证金融研究院统计,上半年,金融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05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为56.76%。
“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为支持实体经济和复工复产,全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资产规模增速较快,尽管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利润总额仍然较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中报显示,上半年工行、农行等新增信贷投放均超万亿元。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说,由于社会资金需求强劲,且间接融资在融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规模增长较快,是银行业利润总额较高的主要原因。
“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信贷,这导致金融体系的利润集中在银行,但与此同时风险也集中在银行体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在实体经济经营困难的背景下,金融业高利润备受关注,对于金融侵占实体经济利益的质疑也一直存在。对此,应如何客观看待?
“银行的利润与一般企业利润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有其行业特殊性,一是风险的滞后性,二是高杠杆经营。”曾刚表示,银行放贷产生的利息收入会抬高利润,但贷款的风险要在还款时才能体现出来。一旦发生风险,利息甚至本金都可能遭受损失。所以银行需要在利润中计提部分拨备,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