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三万里·鹬见|贾亦飞:希望5年内遏制勺嘴鹬种群下降趋势
2025-09-28 18:3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徐春晖,王心婷  
1

编者按:“鹏程三万里 小爱回家记”生物多样之美融媒行作为全球滨海论坛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以勺嘴鹬为纽带,全方位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江苏、中国的生动实践。“鹬见”栏目将邀请全球专家学者分享勺嘴鹬保护的创新做法,共同守护“小勺子”的生存家园。

本期嘉宾: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贾亦飞

贾亦飞从2014年开始研究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从事极危物种勺嘴鹬等小型鸻鹬类食物资源、濒危物种小青脚鹬的种群动态等多个方面研究工作。

勺嘴鹬是地球上最濒危和稀少的鸟类之一,全球可繁殖的勺嘴鹬数量约为210到228对,总计600只左右。“2000年到2015年,勺嘴鹬种群数量以26.4%的速度飞速下降,我们一度认为10年到20年,勺嘴鹬就会灭绝了。”贾亦飞说。勺嘴鹬是旗舰物种、伞护物种,保护好这个种群,滨海湿地的所有鸟类都会受益。近几年,通过多方努力,好消息不断传来。“目前,种群下降速度已经趋于平稳,放缓到5%,希望未来5年内能够遏制勺嘴鹬种群下滑的趋势,逐渐实现种群复壮。”

当前,勺嘴鹬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海岸带城市化阻断了候鸟的迁飞廊道,在勺嘴鹬迁飞通道上的滨海湿地栖息地平均保护率仅为15%。围垦填海、入侵物种等人为和自然因素改变了滨海湿地的自然生态。另一方面,勺嘴鹬的研究存在很大的空白。75%的勺嘴鹬在何处繁殖、50%的勺嘴鹬在何处停歇越冬仍然是未解之谜。

条子泥是勺嘴鹬最大的栖息地和最为重要的补给站,一年有5个月勺嘴鹬都会在这里生活。条子泥为什么能留住勺嘴鹬?食物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贾亦飞及其团队在条子泥所做的研究正是通过长期的鸟类与底栖动物监测,分析关键水鸟、底栖动物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团队通过观察进食照片、捡拾勺嘴鹬粪便以及对浅水坑底栖动物的集中调查,分析得出勺嘴鹬最喜欢吃的就是虾,节肢动物、蟹、鱼等也在它爱吃的食物名单之列。“我们在条子泥发现了100多种不同类型的底栖动物,在一平方米的面积里能监测到上千种底栖动物,这里的自然禀赋非常好。”

旗标W-3V勺嘴鹬换羽前(上)及换羽后(下) 李东明摄

每年7月底8月初,勺嘴鹬先遣部队就会达到条子泥,10月底再往南迁徙。两个多月时间里,勺嘴鹬会在条子泥这片“露天食堂”觅食,为越冬积累脂肪。观察照片能看出来,勺嘴鹬的腹部轮廓会随着时间会变圆。这段时间,他们还会换下鲜艳的繁殖羽,换上越冬羽,从“红勺子”变身“白勺子”。“勺嘴鹬个小,每隔几百公里就要停下歇息,完成一趟越冬飞行体重少一半,在栖息地进行能量积累非常重要。”

此外,条子泥还创新推出了高潮位栖息地修复工程。2020年4月,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辟出720亩区域,打造国内首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720高地”。2024年8月份,贾亦飞及其团队在“720高地”单次最高记录到18万余只水鸟,是中国鸟类密度最高的地方。“潮水上来以后,鸟类需要固定的栖息地以躲避潮水,对他们来说消耗代价最少。720高地是距离鸻鹬类水鸟觅食地最近的区域,我们还曾经监测到有一些鸟从南通如东飞过来。”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世界携手合作。勺嘴鹬迁徙路线长,涉及国家和地区多,在各个区域面临的问题存在差异。贾亦飞的另一个身份是勺嘴域特别行动小组组员。“我们正在计划推出勺嘴鹬全球保护行动,将720高潮位栖息地这样优秀的做法推广出去,联合更多人寻找勺嘴鹬更多的栖息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春晖/文 王心婷/视频

标签:
责编:徐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