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有票呢,太好了!”
1月24日,腊月二十五,南京南站售票厅的窗口前,吴大姐顺利买到了回老家过年的火车票。
吴大姐掏出手机,扫码付款,售票员递过来的却不是车票,而是一张印有车次信息的“纸条”。
“火车票咋长这样了?”看了看手中的白色“纸条”,吴大姐有点蒙。
“这不是车票,是行程信息提示单。检票进站刷身份证就行。”售票窗口工作人员陈丽丽解释道。
像这样的对话,这段时间,陈丽丽每天都要回答很多次。

“目前铁路南京站已经停止出售纸质火车票,窗口买票会出具纸质行程单代替,除了不能作报销使用,两者没有什么区别。”陈丽丽说,行程信息提示单上不但有开车时间、车次、座位号、候车室等信息,还附有铁路12306的App二维码,方便旅客下载使用。这些信息都已实现电子化,并与身份信息关联,旅客再也不用担心弄丢车票而上不了车。


从早上到中午,在售票大厅蹲守的这段时间,记者数了数,如今的南京南站售票厅(南北两处)只有9个人工售票窗口,外加40余台自助售票机。2个小时的时间,在人工窗口咨询的不过200人,如果不是大屏幕上不断刷新的余票信息,和安检口播放的安全提示,很难想象现在正处于春运高峰期。

“现在到窗口购买车票的人比以前少多了,大多是上了年纪或是操作手机不方便的旅客,另外一部分则是改签、退票的。”回忆起前几年的春运盛况,陈丽丽告诉记者,以前车站几十个售票窗口全部开放都难以满足需求,现在春运时的旅客更多了,却不再需要这么多窗口。“而且,目前铁路客运领域正在推广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9月30日‘过渡期’结束之后,纸质车票的报销凭证功能就将彻底消亡,纸质车票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秦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