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深度探寻县域发展密钥和善治之道,尤具深刻意义与特殊价值。
从“昆山之路”到“张家港精神”,从扩权强县到新型城镇化,从城市群经济带到区域一体化,县域始终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主战场”。近日,新华日报社联合江苏省委研究室、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共同组成调研组,启动“何以示范·强县解码——江苏县域发展调研行融媒体行动”,沉浸式探析江苏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既解过去发展之道,也谋未来发展之策。即日起,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同步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敬请关注。

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和草圣张旭在一座江南小城把盏对酌,一人吟诗,一人挥毫,留下传世名篇《猛虎行》。
这座江南小城便是溧阳。
光阴荏苒,“诗”与“书”的浪漫仍在这片土地上氤氲流淌。带着这份馈赠,溧阳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绿水青山之地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
溧阳,是自带浪漫基因的诗意之城,亦是不甘人后的经济强县。纵观溧阳近年发展脉络,“风”字贯穿始终,从乘风到造风、顺风,在每个关键时代节点,溧阳都以奋进之姿开拓出发展之势。
“乘风”而起,快人一步风口“掘金”
2019年,溧阳GDP首次迈上千亿台阶;2023年,溧阳GDP达到1550亿元。回看过去5年,溧阳地区生产总值连跨5个百亿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品质城市发展之路。
有人说,溧阳的大踏步发展,是因为找准了“风口”。
风从哪里来?

2012年,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在溧阳正式开园。一场高新技术领域里“地平线”与“天际线”的对话就此开启,并在之后的时间中改变了溧阳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6年,宁德时代的到来,让溧阳于无声处听惊雷,站上了新能源产业的“风口”。

等风来,更要乘风去,为何偏偏是溧阳抓住了风口?
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一语道破:“我们深知,快人一步是前提。”
快人一步布局产业,需要眼光,更需要魄力。
早在2016年,那时新能源市场还不是那么炙手可热,溧阳就坚持以项目为王、链式发展的方式构筑起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同年,宁德时代落户,成为溧阳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转折点和重要里程碑。
福建靠海,对外运输便利;青海有丰富的盐湖资源,获取电池原材料比较容易。当时,宁德时代已建成两个工厂,分别位于福建总部和青海西宁,正在筹划建设第三个工厂,候选名单上,溧阳本来并不靠前。
相较之下,溧阳并没有多少优势。但这一次,宁德时代在选址上更关注地方政策支持、营商氛围等软环境的评估。溧阳先发制人,在新能源风口还未到来、竞争并不激烈时,主动出击找到宁德时代。
经过多番洽谈,宁德时代最终投资百亿元在溧阳成立江苏时代新能源。
“不仅在于超前精准抢抓机遇的意识,更高的效率、更优的服务,是溧阳招商引资的秘诀。”溧阳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朱静说,江苏时代这样一个百亿项目,从签约到首批产品下线,仅用363天。“为给项目建设抢时间,溧阳在全省率先试点‘信用承诺制’,千亩供地‘先建后批、批建同步’,电力、规划、交通等单位全生命周期服务,跑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溧阳速度’。”
正是快人一步的前瞻性,在2020年全国动力电池市场迎来“大爆发”时,溧阳才有了快速崛起的强劲动能。
江苏时代像一块“吸金石”,吸引集聚了璞泰来、科达利、联赢激光等上下游企业超百家,一条从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完整产业链至此“链成”。2023年,溧阳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省的39.1%、全国的15.7%,产值破千亿,产业链完整度和产值规模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以新能源产业为引擎,溧阳的发展格局也为之一新——
通过“链式发展”,强化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产业互联互通,溧阳先后建成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等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联同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2+X”特色产业集群结构呼之欲出。
“无论风云变幻,我们始终把夯实工业基本盘作为溧阳行稳致远的最大依靠。”叶明华说,工业是溧阳建设品质城市的当下基础和未来源泉,我们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打好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网”延链升链“组合拳”,巩固全国动力电池第一县位次,打造新能源之都县域高地。
“造风”扶摇,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摘得“全国动力电池第一县”的闪亮名片后,一直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城市肌理的溧阳,完成从“等风来”到“造风者”的角色转变,推动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电动交通、车联网等产业加速崛起,汇聚成拔节向上之力,绽放出未来之光。

2024年7月19日,位于溧阳高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正式开工,全国首个“车能路云”应用融合方案同步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被视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制高点,而“车能路云”可将智能网联汽车、能源、交通、互联网云有机地融为一体。
“全国首个”,溧阳凭什么?
如果从溧阳高新区上空俯瞰,就能发现,这片沃土上,未来汽车产业之林已是郁郁葱葱:依托江苏时代、上汽时代、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集聚了超100家车联网产业链企业,涵盖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和动力电池3大产业板块,拥有车联网通信终端、智能驾驶电动重卡、汽车电驱桥及集成系统等核心产品。溧阳,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汽车全产品链贯通发展的地区之一。
“‘车能路云’场景的发布,将积极引领常州市智能网联前沿技术创新和相关标准完善,形成产创融合、场景牵引、示范引领的良好生态,加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溧阳市工信局副局长雷华表示。
一域之精彩还不足以勾勒溧阳未来产业画卷的璀璨。目光向上,溧阳上空,低空经济悄然蓄势。
溧阳长荡湖通用机场上空,时常能看到一架架小型飞机翱翔蓝天。“很多年轻学员来这里体验飞行训练。”常州新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岳宁说,随着低空经济的火热,越来越多人对驾驶飞机跃跃欲试。据统计,2023年,机场保障各类飞行20778架次,累计完成飞行时间3054小时43分钟,同比2022年分别增长80%和55%。
亮眼数据源于先发先至的战略布局。早在2015年,常州首个A1类通用机场——长荡湖机场获批在溧阳别桥建设时,别桥镇就积极拥抱低空经济“新蓝海”,超前规划了溧阳无人机产业园和无人机特色小镇的建设,配备了无人机试飞跑道,获批真高300米、半径5公里的无人机训练空域。目前,溧阳无人机产业园拥有无人机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企业10余家,各类专利共计100余项。
当各地在发力低空经济这条万亿赛道时,溧阳已一路疾驰跑到了前方。从民用航空141部航校项目、航空航天级新型铝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低空飞行器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基地项目等一批新兴项目纷至沓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适航研究院在溧阳成立,再到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目之所及,长风浩荡。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县域高地正拔地而起。
“顺风”而为,变“美丽风景”为“美丽经济”

工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绿色文旅同样是溧阳的金色名片。
关于江南,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出了苏杭,美在溧阳”。
2023年,溧阳接待游客超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5亿元;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4%,10余万人捧上旅游“金饭碗”。
值得注意的是,溧阳没有奇山名岭、大江大河,却在以山水起势、因山水兴盛的全域旅游实践中找到突破点,形成“风景无处不在、体验无时不在、产业无所不在”的全域旅游格局。
谈到其中秘诀,叶明华说,“我们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小题也能大作。”
溧阳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林木、耕地和水域总覆盖率达89.2%。可以说,生态就是溧阳的先天资源优势。立足“三山一水六分田”良好生态基底,从1990年开始,溧阳就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溧阳塑造县域比较优势的主攻赛道,转化生态环境品质的成果结晶。

通过“无中生有”,溧阳创新思维、前后接力把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作为载体进行旅游开发,用30多年时间把小水库变成上市公司,凭借天目湖旅游成功打响了对外知名度“第一枪”。“一湖春风”引来“满城春色”,如今,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超过140种。

“点石成金”,溧阳创新打造“溧阳茶舍”品牌模式,探索乡村精品民宿发展路径,激活农村民居、土地资源。70家“清风朗月,星级茶舍”应运而生,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直接营收超4400万元。

“串珠成链”,溧阳建成365公里的“1号公路”,串联全市主要的景区景点、220多个乡村旅游点、63个美丽乡村和19个特色田园乡村,成为随手一拍都是风景的“网红打卡地”。

绿水青山既是共享美好生活的自然财富,也是实现绿色崛起的经济财富。
沿着一号公路,行至竹箦镇姜下村,随处可见各种鹅元素,鹅雕塑、鹅湖读书台、鹅村农场、鹅主题咖啡馆……连路灯杆、垃圾桶上也印有卡通鹅的图片。
“以前,姜下村还是个普通的农业村,当溧阳‘1号公路’穿境而过,村里抓住乡村旅游的机会,打造‘鹅生活’特色田园综合体项目,吸引众多游客来打卡。”竹箦镇姜下村党委副书记管梦倩说,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19年的137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245万元。

面对县域旅游你追我赶的火热态势,如何破局出新,溧阳做了更多思考。2024年8月,全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
“溧阳现在的旅游类型是山水观光型,一直缺乏情绪价值。动物王国项目将改变溧阳以生态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现状,打通天目湖和南山竹海时间与空间的串联,更好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汪龙介绍。动物王国开园后,有望成为华东乃至更大范围新一轮文旅消费热潮的爆点项目,强力支撑常州长三角“文旅中轴”建设。
既依托山水禀赋,也为文旅新增量寻找耕耘沃土。溧阳矢志不渝在美丽风景中找到光明“钱景”。2024年1月至11月份,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79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3.8亿元,同比增长6.3%。预计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300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6亿元。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奋进。眺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争创县域样板,溧阳的目光坚定如初。
叶明华表示,溧阳将紧扣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目标,以经济发展品质为坚实基础、开放创新品质为根本动力、生态环境品质为绿色优势、城乡融合品质为战略路径、共同富裕品质为奋斗目标、社会治理品质为重要保障,全面提升六大品质,按年奋战十项工程,以加快迈向苏南第一方阵之姿,全力以赴屹立于全省县市之林。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执行 焦建磊 林康 杭春燕
成员 杭华 李鹏飞 戴军农 蒋志初 孙秦旺 苑青青 柏丽娟 费念渠 吴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