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通讯员陈妍 顾萍萍 记者万晨)面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建筑业发展何去何从?近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5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精英齐聚南通大学,围绕“建筑业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

当前,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也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报告会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提出真知灼见,为业内人士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启明教授从理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与工程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他还建议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更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助力中国建筑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同济大学教授卢昱杰提出,通过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建筑业向科技密集型和绿色可持续方向升级。
南通市是省内乃至全国的建筑强市,建筑业是南通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目前,南通市拥有建筑企业5000多家,高等级资质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南通建筑企业在多重困难挑战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作为省部共建高校,南通大学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主动对接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在学科专业布局、科技服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毕业生以“上手快、后劲足、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为建筑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通大力量”。
“学校将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校地合力构建‘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互动发展新格局,为南通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说。
企业代表、达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耿裕华提出,以科技赋能企业管理为抓手,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智能建造技术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他呼吁行业内企业主动拥抱科技变革,加强创新应用,以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式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江苏奥富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周炳高聚焦智能制造与数字建造,深入探索迈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他指出,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智能化装备与建造全流程深度融合,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强区域协同、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建筑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智能建造、数字化管理和绿色发展等创新实践,建筑业正在朝着“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迈进,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