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深刻折射出时代的脉动与未来的趋势。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新江苏传媒联合江苏省统计局推出特别报道“数‘瞰’江苏75载”,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数据,勾勒江苏75载发展之变。

“6731.66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州地区全域经济实力较弱。1949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43亿元,至1978年增加到14.15亿元。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地级泰州市成立后,全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9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2006年突破千亿元,2012年达到2576.9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州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先后于2014年、2017年、2019年、2021年连迈四个千亿台阶,2023年,泰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31.66亿元,是1949年的4707倍;剔除价格因素,1950—2023年,泰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可比增长9.1%,其中1950—1978年、1979—2023年分别年均可比增长6.1%、11.1%。
“泰州在江苏来说成立时间较短,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州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丁宏说,2023年泰州GDP在江苏排名第9,在全国排名第43位,争先进位的势头明显。
在他看来,泰州经济发展取得这一成绩主要源自于注重紧抓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发展契机、注重凸显城市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注重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注重形成数实深度融合的示范效应四个方面的原因。
尤其是近年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大背景下,泰州谋划锡常泰跨江融合,促进江苏中轴崛起,率先融入苏南并辐射带动江淮地区,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找准“泰州定位”。另外,泰州把提升城市产业能级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打造崛起江苏中部的产业增长极”的目标定位,不断做强做大“1+4”主导产业群,这其中尤其是大健康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医药制造业规模常年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泰州已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产业长板优势更加突出。
“8393.58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域工业生产水平低下,上世纪70年代乡镇工业开始起步,至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56亿元。改革开放后,全域工业以浦东开发为契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基本形成工业化初步布局。2012年泰州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118.54亿元,较1978年扩大244.3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州大力实施产业强市行动方案和产业强链行动计划,着力打造“1+4”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4家医药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造船完工量达到913.82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省47.4%、全国21.6%、全球10.9%。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393.58亿元,其中“1+4”主导产业产值占66.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3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48.1%。

制造业是泰州的立身之本,大健康产业作为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是引领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抓手。多年来,围绕“药、医、养、食、游、体”全链条深耕细作,形成“一核、两翼、多支点”产业空间布局,吸引集聚1400多家大健康规上企业,医药制造业门类齐全,传统食品加工以及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等新兴领域积厚成势。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中国医药城所在地泰州医药高新区,正是作为首个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应运而生。历经15年,中国医药城成长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
医药名城,更是一座产业新城。截至目前,园区已经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招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雀巢等14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初步形成了“4+2”特色产业体系,在疫苗、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上形成了比较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泰州也首次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取得历史性突破。
“4.27亿吨”
烟波浩渺的长江江面上,万吨巨轮汽笛鸣响,泰州港内进出繁忙,装卸集卡来回穿梭。这样忙碌作业的场景,已是泰州港的日常。
2011年,泰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短短十多年时间,泰州港货物吞吐量实现了从1亿吨到2亿吨再到3亿吨的“三级跳”;2023年,泰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96亿吨,居全省第2,全国第11……泰州港巨大的货物吞吐量成为泰州经济发展的有力注脚。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州全域公路开始由土路向简易砂石路、沥青路过渡,由等外级公路向等级公路转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地级泰州市成立后,泰州交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泰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

江水悠悠,源远流长,发达的水系滋养出一个富庶丰饶、四通八达的“祥泰之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州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泰州动车实现“进京达沪”,泰镇高速、启扬高速、阜兴泰高速泰州段建成通车。2023年泰州等级公路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23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量2586.2万人、货物运输量36270.1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4.27亿吨。
随着港口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新扬子造船、全国十强木材交易港——万利木业、长江流域最大的大豆进口口岸——益海粮油、投资超200亿元的中海油一体化项目等相继落户泰州港。泰州港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长江中上游地区江海物资转运的重要枢纽、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许海燕/策划 燕钰 周永金/文 王天宇/设计
图源:泰州统计、泰州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