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钩住钢包,通过往上提拉,再经无人驾驶的小车进行转运……12月17日,南京市雨花台区的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钢”)行车操控中心内,工作人员一边紧盯炼钢厂内的实时监控画面,一边熟练用操作杆将数百吨钢包精准无误地投放转运。“人不在现场,一切生产环节却尽在掌控,这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有赖于5G技术的加持。”梅钢公司炼钢厂首席工程师夏建超介绍。

在11月全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中,梅钢以其5G应用创新和实践成果助力南京首批入围,同时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
据了解,近年来,梅钢以“5G+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积极探索5G技术的工业化融合应用,为钢铁工厂插上数智化翅膀,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2022年、2023年现场超低排放改造的过程中,梅钢炼钢除尘风机装机总功率虽新增了30.4%,但电耗却实现了不升反降的“奇迹”。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梅钢在炼钢区域建设的5G“如翼”专网和工业PON网络。同时,梅钢打造除尘管道风压自动采集的应用,通过前端5G技术采集除尘管道风压数据,再结合先进算法,构建烟气发生、智能风量分配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验证”的完整闭环,从而大幅提高除尘效率,进一步降低电耗。
“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炼钢除尘设备与生产工艺的联锁控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夏建超还特别提到,“在雨花台生态环境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经过不懈努力,去年11月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于本月获评2024年度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价A级企业。”
在梅钢的5G智造工厂中,5G技术不仅应用于炼钢除尘,在焦炉四大车、高炉区域和炼钢倒罐站等区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焦炉四大车包括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它们是焦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以往,推焦车、拦焦车、电机车等一系列动作均靠人工对位,可能存在误差和安全风险。”梅钢公司炼铁厂电气工程师李庆寿表示。如今,梅钢已实现焦炉四大车的自动化运行和智能调度,通过5G网络将现场指令和视频信号传到三辆车上,操作人员只需确认无误即可下发指令。
数智化工厂的建设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质效,更筑起一面安全环保盾牌。在高炉区域和炼钢倒罐站区域,梅钢建设置了多个5G专网基站,用于鱼雷罐车加揭盖的远程控制。这一创新应用不仅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安全风险,更通过精准的控制与调度,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过去,生产现场的安全环保仅靠人工和监控无法做到全覆盖,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处理各类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弹窗报警就能提醒及时处置。”李庆寿说。近年来,梅钢共建成60多个5G专网基站,基本覆盖厂区,实现了20多个5G应用场景。
除了生产流程智能化,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指导下,梅钢还不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智慧化改造,让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
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梅钢瞄准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推动新能源汽车用钢产业化,并成功申报“南京市高品质新能源汽车用钢工程研究中心”,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在智慧化改造方面,梅钢依托5G技术搭建工业互联网OT运营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5G+互联网”的成功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提升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多赢。
作为南京市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梅钢的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正为南京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黄泽文 通讯员 刘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