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苏超”第九轮,南京队以3:2的成绩主场战胜盐城队。场外,火热的赛事氛围更是延伸至消费“第二现场”。8月18日,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据银联数据显示,上周末(8月15日-17日)南京87个“苏超第二现场”消费总客流达71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03%;商品销售额实现40.44亿元,同比增长10.22%;消费笔数为2963.83万笔,同比增长11.26%。其中,8月17日南京主场比赛当天,较上周消费总客流、商品销售额、消费笔数环比增长分别为26.63%、25.31%、30.84%。

8月16日晚,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热力发布活动在南京举行。现场发布的全省“苏超第二现场”热力地图,囊括了省内432个“苏超第二现场”。南京在原有66个点位基础上,联合文旅部门统筹设立87个“第二现场”,涵盖大型综合体、特色街区、公园广场等多元场景,覆盖了锦创书城、老门东、熙南里等核心商圈及特色街区,形成“核心赛场+全域消费”立体布局。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HI啤露营集市”特色空间就是一个新增“第二现场”。在这里,“白天逛市集、夜晚观赛事”的全天候消费链条已然形成。来自盐城的球迷方宇表示自己住在南京林业大学·新庄地铁站附近,走几步就到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这边的啤酒节非常有感觉,不仅有酒桶造型可供打卡,还有大酒店的外摆市集,一边看球一边吃美食的感觉太棒了!”方宇表示。
除了新增的“第二现场”,南京还重点升级已有“第二现场”。熙南里街区设置三个户外直播点及商户内小型直播点,同步举办“苏货嘉年华”,全省20余名“新农人”带来特色农产品及手工艺品,吸引超5000人次现场采购,实现“观赛+购物”一站式体验;建邺区的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采用双屏直播赛事,并配套“糖烟酒展销专区”和非遗美食市集,实现“赛事流量”与“展会客流”双向转化,打造“赛事带展会、展会助赛事”的消费叠加模式;鼓楼区水岸・南艺后街打造8米巨屏观赛区,吸引300余名观众沉浸式参与,实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以赛事为纽带,为“苏超”走向国际奠定基础,加速推动城市国际化能级提升。难得的是,第九轮比赛,南京将国际元素融入,实现国际化传播。抓住此次南京主场机遇,南京邀请扬子巴斯夫、西门子、舍弗勒、艾默生、布雷博、优尼特尔等重点外资企业的高管及家属、紫金友好使者及驻宁外籍人士观看比赛,精准对接国际资源、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为招商引资营造有利条件,切实增强外籍人士在宁的体验感与归属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