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专家眼中的长江岸线江苏段生态变迁
2024-11-06 10:42  来源:新华日报    
1

“你可能想不到,这里曾是地球的‘伤疤’。”面对最新的长江南京段巨型卫星图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卫星中心高级工程师苏一鸣手指所及满眼苍翠,不复往日萧索。

遥感卫星身处太空“制高点”,是很多人眼里的“上帝视角”。遥感卫星“看到”的图像既能宏观,还能精确到亚米级,显示地物、地貌、植被、建筑等各种细节。伴随数十年来江苏不断加快的发展进程,长江边一河一湖、一草一木有哪些“微表情”?在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卫星中心,遥感专家通过1966年以来的卫星图像,向记者讲述特殊视角下的长江沿岸蝶变。

山石裸露、草木全无,大面积灰白区域十分显眼,这是一张拍摄于1995年的卫星图像,对准的是长江边的南京幕府山。“当时这些地方植被很难附着。”苏一鸣说,这座山曾是盛产白云石的“城市矿山”,1950年起因建设需要,一些采石场开设起来。经人为高强度开采后,幕府山主峰从205米下降到186米,一个个采石宕口像是山体的一道道“伤痕”,足足有30个足球场面积那么大。

同一地段,快速浏览2000年以来的卫星图像,记者清楚地看到绿色“爬满”幕府山的整个过程。这背后,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末南京全面停止开山采石后,启动的幕府山植被恢复工程,更离不开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滨江风貌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这些“啃硬骨头”举措,让复绿的幕府山成为南京市又一个森林氧吧,南京人都称它为“城市绿肺”。

这样的巨变,同样发生在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1990年前后的卫星图像显示,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岸港口作业粗放,散货码头设施陈旧,江边集聚众多中小企业,密密麻麻的厂房挤满岸线,看上去“伤痕累累”。

2016年底以来,南通市全面实施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等系统举措,逐步恢复长江岸线生态功能。苏一鸣告诉记者,从2022年卫星图像上看,南通滨江连片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地,这一带“含绿量”显著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沧桑巨变”,在卫星图像上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

这样的“沧桑巨变”故事,在432.5公里的长江江苏段,还有很多。

流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长江所经之地富庶繁华,现代气息浓厚。但繁荣的另一面,不可忽视的是多年来长江岸线过度使用、土地超强度开发。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为了守护好一江碧水,我省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引导下,铁腕整治“重化围江”,深化“美丽岸线”建设,持之以恒抓好“十年禁渔”,破解一个个难题,干成一件件大事。

大量的卫星图像,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直观讲述着这些努力的成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卫星中心副主任杨磊表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底打好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很多地方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新产业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卫星图像上出现。

“生态修复一定要绵绵用力。”杨磊告诉记者,他正在参与的国家山水工程中,有一项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河道生态整治。当地对廖家沟等通江河道开展系统水生态修复,包括实施清淤疏浚、生态护岸,保护滨河生态廊道,开展生态缓冲带建设,提高河流湿地水质净化能力。目前已完成湿地修复32公顷、河道岸堤修复21千米,通江河道及其沿岸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长江沿岸的巨变,归根到底是人的觉醒。”从事生态修复工作多年,目睹这一切变化,杨磊感受最深的是人们观念的变化。他说,最初,人们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环境;现在,很多地方转变发展理念,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引进产业时会考虑如何以最小环境成本来谋发展,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愈来愈深入人心。”杨磊感慨道。

标签:
责编: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