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苏”质密钥│向质图强,擎起大国重器“脊梁”
2025-07-14 10:5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苑青青  
1

编者按:9月16日,中国质量大会将在南京召开。作为我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会议,中国质量大会不仅是一场国际交流盛会,更是展示我国质量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现推出“解码‘苏’质密钥”专题,深入探访中国质量奖和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解码江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质胜之道”。

全球第一吊 “XCA4000轮式起重机”,190米高空稳稳吊装风电机组塔筒;全球最大吨位水平定向钻机 “XZE16000水平定向钻机”,一次性完成2米管径、1600米超长穿越施工;行业首款最大吨位电动无人矿卡“ZNK95电动无人矿卡”,零下43℃极寒环境下开展作业……从热带雨林到沙漠腹地,从斑岩矿山到极寒地带,徐工的卓越品质正在全球舞台上绽放中国制造的光彩。

“全球第一吊”作业现场

作为一家从江苏本土成长起来的重工企业,徐工集团36年来主要指标始终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行业第一阵营,连续五年成为国内行业唯一入围“世界品牌500强”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覆盖率达95%以上。

江苏徐工何以擎起“大国重器”的脊梁?

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里蕴藏“质胜之道”——“徐工徐工,助您成功”。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一句话,也是徐工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的质量目标。

“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要。企业成长壮大、经济社会发展,唯质优者胜。”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表示,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国际化主战略、品牌高端化、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徐工必须做好质量,只有坚定不移走以质取胜之路,才能向质图强,跻身世界一流。

回望徐工的发展之路,从实施全过程质量责任追溯、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到全集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和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方法论,推进“零缺陷”工程,逐渐形成了徐工“树立和践行大质量观,视质量为生命,视质量为效益,视质量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的质量文化。

一台台徐工牌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推动徐工质量管理模式日臻完善。2014年和2021年,徐工机械先后获得首届和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24年,徐工机械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并在全国质量强企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上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成为开展质量强企行动的样板。

如果说徐工是工程机械领域的一株大树,那徐州乃至江苏则是为其提供养分的肥沃土壤。近年来,江苏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2024年工程机械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工作要点》,推动工程机械集群自主化、国际化、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聚焦工程机械产业链,徐州市市场监管局还按照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质量状况调研帮扶的统一安排,指导徐工等“链主”企业与质量技术帮扶机构共同组建项目工作组,协同“链员”企业开展质量共性技术攻关,聚力解决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从2017年到2024年,徐工将轮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能力从1200吨提高到全球最大的4000吨,吊装高度从100米提高到190米。徐工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带动了徐州工程机械集群乃至全产业链的集体跃升。”徐工机械质量总监丁胜举表示,徐工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徐工已打造形成了全球最齐全完备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其中江苏省1000余家、全球4000余家。

今年1月,徐工焕新出发,面向全球发布了“数智赋能,链接全球”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从大质量视角出发,围绕“助您成功”的目标,依托“数据底座”为“六经六纬”全业务链路赋能,通过链接全球资源,打造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助您成功’是质量管理模式的目标,‘数据底座’是徐工质量管理模式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据贯穿‘六经六纬’全业务链路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业务和产品赋能,有效支撑公司的高效率运营和高质量发展。”

与时俱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正在让徐工以质量生命线锻造品牌硬实力。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界品牌大会”上,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正式发布,在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徐工以1398.59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总榜第62位,较2024年再进阶,这也是徐工连续第12年稳居行业最具价值品牌榜首。

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苑青青/文

标签:
责编:徐春晖